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9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23篇
  118篇
综合类   64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种子重力分选机预分层喂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种子重力分选机分选性能,降低设备使用调节难度,提出了种子进入分选台面的预分层工艺,设计了配套的分层喂料系统,计算确定了结构参数。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系统模型,采用SolidWorks-Simulation对模型工作应力和位移进行分析。采用SolidWorks-Flow Simulation对流场进行仿真和系统结构参数优化。在5TZX-50型重力分选机上进行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 软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建立了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选出了气流速度为3.40m/s、振动频率为9.75Hz、导流板倾角为29.65°的最佳组合,该组合下除轻杂率和除重杂率试验值为95.12%和96.37%。试验表明,除杂率与目标优化预测值的误差不大于1.36%,分层喂料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2.
玉米空间分层施肥装置结构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分层施肥作业中开沟宽度大、回土效果差导致的肥料分层效果不明显、各层肥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各层肥量可调的空间分层施肥装置,肥料可在土壤中形成半包围种子的分布状态。通过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确定了空间分层施肥装置的基本结构参数,明确了影响分层施肥装置内肥料颗粒运动的主要因素。运用离散元法对分层施肥装置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选取施肥调节片前端宽度、后端宽度和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上层和中层排肥口出肥量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建立了试验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施肥调节片前端宽度为3.61mm,后端宽度为21.52mm,安装角为43.23°时,上、中、下3层排肥口施肥量比例为最佳施肥比例3∶3∶4。为验证仿真分析结果,在不同作业速度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进行了空间分层施肥装置的样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间分层施肥装置能够实现各层肥量的目标施肥配比,在不同作业速度和不同施肥量下各层施肥量变异系数不大于4.3%,各层肥料深度误差在10mm以内,各层肥料横向距离误差在6mm以内,工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3.
果园有机肥深施机分层变量排肥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不同深度的土壤养分不同,果树根系分层吸肥能力不同,有机肥分层变量深施可以解决传统施肥存在的养分分布不均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有机肥分层变量深施的排肥控制问题,本文设计了排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各层理论排肥量和作业速度,实时计算液压马达的理论转速,并采用PID算法控制比例流量阀开度,调节马达转速驱动螺旋输送器排肥,实现分层变量排肥。将AMESim中建立的液压系统模型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的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整定PID参数。液压马达转速调节性能试验中最大超调量为14r/min,达到稳定转速的时间最大为6s,控制性能较好,表明通过AMESim-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能够快速便捷地整定PID参数,结果准确可靠。排肥控制性能试验中排肥量相对误差最大6.20%,变异系数最大8.69%,排肥量准确性和均匀性均达到要求。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能为果园有机肥分层变量深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4.
基于自动导航的小麦精准对行深施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冬小麦返青期地表追施氮肥使氮素挥发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结合目前在小麦追肥过程中缺少深施氮肥作业装备的现状,进行了基于拖拉机自动导航技术实现精准对行深施氮肥的技术研究,设计了小麦精准对行精量深施追肥机。追肥机采用安装有自动导航系统的拖拉机牵引实现精准对行,以RTK-GNSS接收机测取的作业速度为基准,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排肥机构工作,双圆盘开沟器开沟深施,采用PID控制排肥轴转速与车辆行驶速度实现实时匹配,达到精量控制追肥量的目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置目标追肥量为200 kg/hm2,车辆行驶速度为5 km/h时,追肥机能完成对行深施追肥作业,机具对行作业误差在±6 cm以内,追肥量偏差小于9%,可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对照撒肥机表层撒肥作业,每公顷减施氮肥25 kg左右,小麦每公顷增产486.5 kg左右。  相似文献   
55.
根据东北黑土地玉米免少耕播种与施肥需求,提出一种普通复合肥与缓释肥分层施用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分层深施肥装置,通过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确定了分层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参数。分析确定了影响分层深施肥装置施肥作业效果的主要因素,选取翼铲向后和向下倾斜角、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各层施肥量偏差稳定性系数为试验指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与离散元耦合仿真的方法,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建立了试验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拟合和优化分析,得到了翼铲向后和向下倾斜角分别为58.11°和52.84°、作业速度为3.38km/h时,上、中、下3层施肥量偏差稳定性系数分别为8.50%、6.54%和9.10%,以优化得到的参数进行了装置加工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优化结果相吻合,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6.
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大力推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十分必要。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有关生产企业,研制开发了2BLGF-13行垄作沟灌分层施肥麦类播种机。该机具是根据灌区春小麦、啤酒大麦等作物垄作沟灌节水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结合农艺要求而研制开发的新型机具,一次作业可完成开沟、起垄、整形、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了田间作业工序,提高了起垄和播种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效解决了麦类垄作沟  相似文献   
57.
快速获取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对及时诊断作物健康状况、指导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关中地区2020年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获取试验区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分析所选植被指数与SPAD的相关性,筛选得到模型的输入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随机森林回归(RF)和分层线性模型(HLM)分别构建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以及全生育期的SPAD估算模型,最终选出最优估算模型,以期为快速获取夏玉米SPAD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除NRI之外,NDVI、OSAVI、GNDVI、RVI、MCARI、MSR、CIre与SPAD均显著相关,其中,OSAVI、NDVI与SPAD呈现出较强且稳定的相关性;各个生育期的最优模型均是RF模型,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验证集R2分别为0.81、0.81、0.73、0.61,RMSE分别为1.24、2.32、3.13、3.20;对于SPAD估算模型,将降雨量、最高气温这两个气象因子与植被指数耦合的HLM模型可以一定程度提升线性模型的估算精度,但其精度低于RF模型。因此,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RF模型可以实现夏玉米SPAD的快速准...  相似文献   
58.
结合济南市经十路交通干线车流拥挤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分层递阶控制城市交通干线车流量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减少车辆的停车次数和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59.
悬板分层水流流动特性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悬板分层式引水枢纽工程近年逐步被推广应用,对其水流特性及输沙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利用激光测速仪首次对悬板分层水流流场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其对输沙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采用弹性系数方法,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测评表明,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21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