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84篇
  免费   3661篇
  国内免费   5027篇
林业   6544篇
农学   4552篇
基础科学   5345篇
  19572篇
综合类   42905篇
农作物   2970篇
水产渔业   416篇
畜牧兽医   5857篇
园艺   5704篇
植物保护   2807篇
  2024年   925篇
  2023年   2759篇
  2022年   3219篇
  2021年   3372篇
  2020年   2817篇
  2019年   3387篇
  2018年   1959篇
  2017年   2878篇
  2016年   3429篇
  2015年   3458篇
  2014年   4999篇
  2013年   4774篇
  2012年   5911篇
  2011年   5729篇
  2010年   5091篇
  2009年   4900篇
  2008年   4899篇
  2007年   4009篇
  2006年   3796篇
  2005年   3590篇
  2004年   2582篇
  2003年   2335篇
  2002年   1835篇
  2001年   1760篇
  2000年   1440篇
  1999年   1187篇
  1998年   1035篇
  1997年   1032篇
  1996年   877篇
  1995年   911篇
  1994年   909篇
  1993年   878篇
  1992年   823篇
  1991年   971篇
  1990年   785篇
  1989年   761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4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25篇
  1957年   113篇
  1956年   18篇
  1955年   24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4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玉米秸秆“富集深还”与土壤亚表层培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长期浅耕,土壤亚表层不仅缺乏有机质,还过于紧实,急需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方法。本文简要总结了已有3种秸秆还田模式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及田间操作要领,以及采用该技术还田的秸秆的分解速率和亚土层培肥效果。富集深还,即将玉米联合收割机抛洒在地表的秸秆,按条带大比例富集,使用专用筒式犁具,以风力注入的方式埋入土壤亚表层 (20—40 cm)。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不扰动土层顺序、不影响第二年种植。秸秆埋置模拟试验表明,秸秆还田330天时,其分解率就达到65%以上,剩余秸秆腐殖化,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0%~15%,土壤耕层由原来的15—18 cm增加到30—35 cm。秸秆深还对腐殖物质结构特征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H/C、亲水性等指标还有改善作用,促使黑土胡敏酸结构简单化和年轻化。秸秆深还没有引起第二年玉米产量降低。因此,采用该方法,秸秆能够连年全量还田,实现了种还分离 (种植条带与秸秆深埋条带分离) 与免耕播种的有效结合,可打破犁底层,并快速提升犁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土壤亚表层快速培肥及肥沃耕层构建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62.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64-1668
为明确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利用河北省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及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时,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均处在低至极低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10.45 g/kg,0.68 g/kg,7.5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为191.50 mg/kg。从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趋势看,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10.45 g/kg提高到2014—2015年的19.50 g/kg,增长86.60%;土壤全氮含量由0.68 g/kg提高到1.18 g/kg,增长72.79%,全氮含量水平由5级上升到3级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7.50 mg/kg提高到2014—2015年的16.75 mg/kg,增长123.33%,速效磷含量水平由4级上升到3级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191.50 mg/kg下降到1998—1999年的65.50 mg/kg,下降65.80%,速效钾含量水平由2级下降到4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偏低。1998—2015年,随着钾肥投入增加,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由65.50 mg/kg提高到128.50 mg/kg。速效钾含量水平中等偏下,仍需要继续培肥,加强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3.
军川农场水稻种植面积为1.6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3%。随着水田开发种植年限的不断延长(特别是种植年限达20年的稻田),由于连年浅耕,土壤库容逐年降低,土壤供肥及生产能力逐年下降,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和效益水平的发挥,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为此,2008~2010年进行了不同耕作(平翻、深翻、旋耕、旋耕间隔深松)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4.
<正>1选择土壤草莓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层厚、土质肥沃、离水源近的沙壤土定植草莓最好,能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2整地做畦土壤疏松、弱酸性的土壤适应草莓生长。在整地前对土壤应消毒、施肥,基肥一般每667米2(腐熟)施1500~2500千克、磷肥75千克、尿素15千  相似文献   
965.
朱广凯 《农家顾问》2011,(11):38-38
种植萝卜若管理不当,易产生畸形,出现歧根、裂根、黑心、空心等现象,导致其商品外观不佳,出现味辣、味苦现象,严重影响商品价值。1.萝卜产生畸形及味苦的原因萝卜裂根是由于土壤在干燥的情况下下雨  相似文献   
966.
<正>花卉种类繁多,生长习性各异,培养土应根据花卉生长习性和材料的性质调配。1.堆肥土。用枯枝、落叶、青草、果皮、粪便、毛骨、内脏等为原料,加上换盆旧土、炉灰、园土共同堆积,往上面浇灌人畜粪便,最后再  相似文献   
967.
纵观河北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多山地与坝上地区相连,地貌复杂多样,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有河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山地、坝上高原三大地貌组成。地形的变化对光照、降水、温度、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地形的变化差异明显,所以植物的种类、特点受地形的变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其总体特点,山地、平原木本植物较丰富,坝上地区的草本植物为主要生长物种,山地与坝上地区的过渡带的植物单属科丰富。坡度对植物的种类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6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实现土壤保墒、培肥地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近年来,临邑县农机部门在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面下大力气,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推广宣传,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用该先进技术。机械...  相似文献   
969.
青冈县西葫芦生理性病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冈县西葫芦种植中几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70.
本文介绍了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钾素平衡原理和生产上常用钾肥的种类和性质,提出了合理施用钾肥的方法和提高钾肥肥效的措施,以期提高施肥效益,促进作物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