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2篇
  68篇
综合类   2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浅谈河北太行山区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太行山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着忽视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对自然恢复重视不够、经济林比重过高、过牧现象仍较为严重、对濒危物种的保护考虑不足、人口、耕地、林地矛盾突出、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恢复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2.
太行山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及其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测了水源区的太行山小流域径流及降雨过程 ,分析了径流与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 ,流域降雨季节性变化很大 ,主要集中于 6~ 9月 ,总量达 3 89.2 mm ,占 86.5 % ,11月到翌年 5月仅 60 .75 mm。在旱季 ,流域径流量逐渐下降 ,11月到翌年 5月底减少 0 .0 0 2 3 m3/ s,此期降雨次数和量较少 ,径流量持续下降 ,11月至翌年 3月由于植物叶片枯落 ,浅层土壤水经长时间蒸发后对深层裂隙水无明显影响 ,径流量较稳定 ,进入生长季后 ,流量近至枯竭。雨季降雨是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 ,当降雨量小于 5 0 mm时 ,降雨对径流的影响很小。连续暴雨使径流迅速形成洪峰 ,在平均雨强达到 2 8.91mm / h后 ,4 h径流量达最大值 0 .90 5 m3/ s,此期径流量与累积降雨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但洪峰仅持续 1~ 2 h,后期 5 7.3 m m的降雨量并未再次引起洪峰。  相似文献   
93.
太行山南麓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选取太行山南麓20年生侧柏、刺槐、栓皮栎人工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率和孔隙度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种人工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氮(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总体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最高、侧柏人工林最低。3种人工林林下土壤剖面的C/N比值介于6.44~12.00,没有明显差异。3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除侧柏人工林)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3种人工林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除侧柏人工林)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容重与之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仅侧柏人工林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4.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1984年以来的20多年里,该县的林业生态建设成功地逾越了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大步走上了绿色兴县、生态强县的跨越式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5.
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生长与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与造林效果研究表明,换床苗的根系发达,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能力强,造林效果好。用换床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太行山绿化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太行八陉     
《森林与人类》2006,26(9):34-35
从地理地形上看,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河流长期的冲刷切割在太行山脉形成许多东西向横谷,成为穿越太行山的交通要道和商旅通衢。古时太行山即有著名的“太行八陉”之说,据《述记征》云:“连山中断日陉。”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相似文献   
97.
土楼村位于林州市城郊乡西南部太行山脚下,5个自然村,总人口2600人.耕地面积2300余亩.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  相似文献   
98.
福兴寺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城西太行山腹地,三面环山,中间形成开阔的山中盆地,公园内森林密布,覆盖率达95%以上,夏季气温最高不超过26℃.现已查明,园内植物种类有2000余种,被专家称为“生物天堂”、“自然博物馆”。福兴寺森林公园于1992年被林州市文化馆批准重修以来.这个昔日人迹军至的旅游处女地,经人们精心打造.一举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成为林州市又一闻名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99.
100.
<正> 太行山南端自1982年开展飞播造林至今已有七年历史。几年来,我们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飞播造林的技术要求,在播区选择播种量与播期确定等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主要因子和播后管理及播区经济生态效益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截止1988年,共飞播造林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