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3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979篇
林业   1768篇
农学   662篇
基础科学   6003篇
  1058篇
综合类   6104篇
农作物   421篇
水产渔业   945篇
畜牧兽医   3466篇
园艺   893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653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670篇
  2014年   1198篇
  2013年   970篇
  2012年   1287篇
  2011年   1210篇
  2010年   1141篇
  2009年   1137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097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771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0篇
  1973年   13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我国目前花生联合收获中摘果效率低、破损率高及易堵塞的主要问题,结合现有的几种摘果方式,研制出一种钉齿式纵轴流花生摘果装置。钉齿式纵轴流花生摘果装置主要包括凹板筛、摘果滚筒上盖、导流板、锥形喂入挡板、摘果滚筒、固定在摘果滚筒上的喂入搅龙叶片、钉齿、固定钉齿的U型齿杆及1根中心轴贯穿整个摘果滚筒。同时,对主要机构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研制出了钉齿式纵轴流花生摘果装置的试验平台,并采用BBD试验设计的相关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经分析得出结论。试验验证表明:其各项摘果指标均达到相关要求,该研究结果对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摘果装置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针对免耕条件下玉米播种施肥时,采用自然回土方式存在的种肥间距不稳定、种子覆土量不足等问题,采用主动覆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方法】设计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利用EDEM对该装置的作业性能进行离散元仿真,研究圆盘直径、圆盘入土深度、圆盘张角、排种管前后间距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对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圆盘直径(150,175,200,225,250 mm)、排种管前后间距(60,80,100,120,140 mm)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10,135,160, 185,210 mm)为试验因素,利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分析各关键因素对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与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对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了影响种子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圆盘后方开口间距、排种管前后间距、圆盘直径;最优组合是圆盘直径201 mm,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03 mm,排种管前后间距115 mm。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与仿真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63%和11.45%;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较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分别增加了14.30%和19.30%,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21%和7.26%。【结论】所设计的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满足种肥分施要求,为后续种肥分施技术与装置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鱼蟹稻田飞虫捕食装置的离网型户外供能需求的问题,着重研究该装置的供能系统方案。基于户外供能合理性要求,采用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自主互补发电来进行能源供应;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进行Matlab/Simulink建模,着重对叶轮的风能利用系数、叶尖速比和桨距角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分析;在桨距角确定的条件下,适当取值叶尖速比,能够获得最大风能利用系数。同时,在不同温度和辐射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取得功率曲线的峰值,为风光互补的最大功率获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针对离网型风光互补系统能源的合理化利用,提出混合供能的能量管理策略,符合该装置的供能需求,对户外同类型装置供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无资料地区坡面汇流计算与洪水资料丰富地区的研究方法不同,基于DEM、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阐述了地貌单位线法和时变单位线法,对无资料地区的坡面汇流计算方法及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2013-09-19日在外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A3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因"Stanford A3型主动脉夹层"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支架象鼻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2018-11-18日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复查,患者无头痛头晕,无意识不清,无恶心呕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型FVCOM,对渤海潮波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渤海沿岸共19个潮位站的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均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此进一步研究渤海3个主要浅水分潮M4、MS4和M6的主要特征,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4和MS4分潮传播特征相似,都存在5个无潮点,其中1个为顺时针旋转,而其余四个为逆时针旋转。对于M6分潮,结果显示存在9个无潮点,两个为顺时针,其余七个为逆时针。M4分潮振幅在近岸处可达25cm,约为M2分潮振幅的10%,MS4振幅次之,M6振幅最小,仅为M4分潮振幅的18%左右。三者振幅均为从外海向近岸迅速增大,表明浅水分潮振幅分布特征与海底地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7.
橡胶小蠹虫为害重,防治困难。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田间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将“牛皮纸+粘虫胶+诱集剂”组配,研究集成了一种橡胶小蠹虫粘捕装置,对其诱捕参数(粘捕装置材质、诱集剂药袋悬挂数量、药液暴露面积以及粘捕装置的间距、悬挂高度)进行了筛选,并与常规诱捕器在重量、成本和诱捕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莰烯、顺式-马鞭草烯醇5种诱集剂的诱集下,自制粘捕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554、445、341、381、367头;普通粘虫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260、230、179、202、199头。其中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自制粘捕带的粘捕数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粘虫带,表现出较好的粘捕效果。采用挂袋法的最佳药袋数为2袋,诱集剂的最佳药液暴露面积为6.6 mm2,粘捕装置的最佳相互间距为50 m,最佳悬挂高度建议在2.5 m。自制粘捕装置在重量、成本以及诱集数量上均优于常规诱捕器,对橡胶小蠹虫防控具有高效成本低、环保可降解、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8.
具有无谐振特性的干摩擦隔振器,可以抑制低频区的共振现象,高频区也具有优良的隔振效果,同时也有着不错的抗冲击特性。在中心柱上下运动过程中,干摩擦片会发生大变形,传统的挠度理论无法准确求解其非线性接触力,而通过有限元仿真可以得到精准的结果。推导中心差分法的求解格式,用于系统冲击响应的数值计算,发现负载质量、中心柱与干摩擦片的挤压量均和隔振器的抗冲击特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刘冬梅 《当代农机》2023,(2):36-37+39
就拖拉机轴类零件在精加工时的断裂失效问题进行了讨论和阐释,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滚筒长度限制了其脱粒分离能力,仅被应用于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为研究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因素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装置结构,利用概率学理论建立了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率数学模型。对模型正确性验证试验表明,模型对未脱净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8.23%,对夹带损失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2.90%。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反映籽粒轴向分布和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参数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