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7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以及福建14个地方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在油茶籽油中掺入不同比例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后掺伪油样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可作为鉴别油茶籽油的特征脂肪酸,通过分析掺伪油样中特征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定性定量地鉴别油茶籽油的掺伪情况。该研究结果可为福建地区油茶籽油真伪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油茶籽油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其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合的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控制萃取压强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高达93.18.萃取出的油茶籽油色泽金黄,含杂质少.对萃取出的油茶籽油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含有能显著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物质,为开发功能油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祁门全县可采油茶籽面积达4.3万亩,但亩产茶油至今没有突破12公斤的水平,其中三大病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油茶三大病害特征及危害后果据产区抽样调查,三大病害造成油茶籽减产幅度一般为15%~30%,严重的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04.
油茶粕饲料在异育银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油茶(Cam 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一种重要油料植物,盛产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我国油茶林种植面积达400万hm2,占全国木本食用油料作物的80%以上,是世界上油茶品种最多、分布最广、茶籽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油茶籽约54.98万吨、茶油15万余吨、油茶籽副产品——油茶饼粕的年平均产量约为39.71万吨[1]。由此可见,我国的油茶粕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对油茶籽的利用基本上仅限于榨油,对榨油后剩余茶籽饼粕的利用还很不够,大多直接作清塘剂或肥料使用。经检测分析,油茶饼粕中富含茶皂素、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粗纤维等成…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植物生长激素和营养元素对油茶籽油的影响,以8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和7月对油茶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和营养元素,研究6种植物生长激素和营养元素对油茶干籽含油率、角鲨烯及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和营养元素对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稀释浓度为200倍的ABT活力素或20mg/kg的GGR6,或1000倍的高美施,或3000倍的芸苔素,或5000倍的爱多收,或1200倍的保果素,可以使油茶籽油出油率、角鲨烯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等指标达到最好效果。(2)与对照相比,喷施稀释浓度为1200倍的保果素显著提高了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显著降低了芥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及二十四碳酸等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脂肪酸;喷施ABT活力及高美施显著提高了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及油酸含量;喷施爱多收可以调节棕榈油酸含量。(3)喷施保果素后的油茶籽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6.6:1.2,最接近最佳比例1:1:1。综上所述,喷施保果素对提高油茶的干籽含油率及油脂品质的效果最好,生产实践中可通...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不同储藏条件下油茶籽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找出适宜的储藏条件,该文分别以物料含水率、空气相对湿度和储藏温度为单因素,研究油茶籽储藏过程中的含油率、酸值、过氧化值等品质的变化规律及相应的脂肪酶、脂氧合酶活性,并对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响应面法,综合考察上述因素对油茶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的储藏过程存在3至4个月的后熟期,酸值、过氧化值均随含水率、温度和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脂肪酶及微生物的繁殖与酸值的关系比较显著。优化的油茶籽储藏工艺参数为:空气相对湿度57.6%~67.4%,储藏温度17.2~20.4℃,物料含水率8.9%~10.4%和储藏时间62.2~110.3d。该研究可为油茶籽储藏及后续加工提高出油率和保障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定量预测模型,及时获得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指标并进行评价,以简便快速、绿色安全而又准确地测定大批量油茶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为油茶良种选育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00份油茶样品的含油率(Oil content,OC)及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POA)、棕榈酸(Palmitic Acid,PA)、硬脂酸(Stearic acid,SA)、油酸(Oleic acid,OA)、亚油酸(Linoleic acid,LOA)、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 acid,US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 acid,SFA)的含量水平,并作为试验测定值。对其中90份样本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漫反射扫描方式,采集经过粉碎处理的油茶样品光谱,光谱序列通过光谱残差和特征残差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预处理,对光谱数据进行标准归一化,并结合导数法方法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油茶样品含油率和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定量预测模型。另外10份样本作为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油茶籽油用于注射的深加工工艺,对油脂碱炼和脱色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碱炼工艺为:超量碱量0.12%、碱液浓度10%、搅拌时间30min和碱炼温度60℃。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油茶籽油的酸值为0.24(KOH)/(mg/g),损耗率9.65%。得出最佳脱色工艺:吸附剂用量6.0%、吸附剂种类为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比例为质量比1∶1)、搅拌时间35min和脱色温度80℃。对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油茶籽油的吸光度0.021,脱色损失率9.84%。  相似文献   
110.
王欣  傅利斌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3):331-340,372
低场二维核磁共振(LF-2D-NMR)图谱可以提供丰富的弛豫信息。在研究8种食用油处于新鲜及氧化状态下的低场T_1-T_2二维核磁图谱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鉴别油茶籽油与其他食用油、氧化食用油的定性模型及油茶籽油掺兑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用油的LF-2D-NMR信息存在明显差异,氧化食用油与正常食用油的LF-2D-NMR信息有显著区别,LF-2D-NMR可提供更为丰富的特征信息。基于样品的低场T_1-T_2二维核磁图谱信息建立的油茶籽油与其他7种食用油或8种氧化食用油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的分类效果优秀,模型判别正确率均为100%。此外,还建立了油茶籽油掺兑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的定量预测模型,R~2分别为0.988、0.962、0.941。研究表明,低场T_1-T_2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用于食用油种类判别及油茶籽油掺兑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