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3篇
  170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紫色页岩风化侵蚀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田间试验与野外观测研究紫色页岩的风化程度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紫色页岩年风化成土速率为15800-25500t/km^2,各种紫色岩的风化顺序为遂宁组(J3s)>莲莱镇组(J3p)>沙溪庙组(J2s)>城墙岩群(K2c);风化侵蚀强烈是紫色页岩的特征,侵蚀模数为14380-23952t/km^2.a。工程建设中开挖山体,暴露母岩蚓发紫色页岩风化侵蚀的首要外力,紫色页岩区每年工程增沙量高达2500万t,为此,控制工程增沙成为改善长江下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2.
防治陡坡桑园严重水土流失的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防治陡坡桑园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4种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分析查明,实施茶桑间种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陡坡桑园土壤侵蚀严重的问题,其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由原来的1000t/(km2 ·a)左右,减少到100t/(km2 ·a)左右。建议推广应用这一模式,对严重水土流失的陡坡桑园加以改造,以促进山区坡地开发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零梅勇 《南方农机》2022,(8):141-143
数控滚齿机作为工业加工领域中重要的齿轮加工机床,其加工精度对产品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受到加工条件与环境的影响,滚齿机的小模数齿轮在传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降低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为此,提出了以数控机床小模数齿轮传动误差补偿方法改善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滚齿机滚刀轴与工件轴的运动关系,建立滚齿机传动误差模型;然后,...  相似文献   
44.
黄土丘Ⅴ区因其独特的土壤及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使淤地坝坝控区的重力侵蚀严重,以至于毁坏耕地、道路和桥梁等,严重影响淤地坝效益的发挥。针对黄土丘Ⅴ区典型小流域坝控区在运行期间因沟岸崩塌和岸坡滑塌等产生的重力侵蚀导致淤地坝泥沙淤积量计算失真的问题,采用实测库容与3S技术生成库容资料和原设计库容曲线复核率定的三重复核分析方法,对运行期淤地坝坝控区域的重力侵蚀来源、诱发因素及预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反映淤地坝淤积形态的形态判别系数α'为0.711~208.517,均值48.238,说明除阳山上小型坝小于临界数2.2为椎体淤积外,其他淤地坝为三角洲淤积;(2)坝控区形态参数如淤积面面积、周长、淤积体积及淤积形态判别系数等对重力侵蚀影响较大,给出了重力侵蚀量及侵蚀模数的计算关系;(3)重力侵蚀模数的范围184.79~812.80t/(km~2·a),均值360.68t/(km~2·a),坝控区淤积产沙模数的范围225~2 719t/(km~2·a),均值1 382t/(km~2·a)。重力侵蚀模数约占淤积产沙模数的26.1%,说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Ⅴ副区淤地坝的库区拦沙既有上游因水力侵蚀产沙又有库区自身重力侵蚀所致,淤地坝的运行管理既要防止重力侵蚀破坏现有耕地,又要防止淤地坝淤积出的土地被沟道基流苦咸水破坏,从而导致淤地坝淤地无法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5.
为阐明准东地区土壤风蚀现状及影响因子,通过实地采样,结合气象、土地利用数据、DEM、遥感影像,从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植被盖度4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用GIS平台结合WEQ经验模型对各因子叠加计算的土壤风蚀状况进行分级,并对各侵蚀等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土壤及植被盖度共同影响该区域的土壤风蚀状况。受各因子的影响,准东地区风蚀分级状况比较明显,侵蚀强度由南向北呈增强趋势,主要表现为重度侵蚀,占研究区面积的43.02%。该区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 470.64t/(km2·a),风蚀量达9 969.53万t。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137 Cs示踪法推算的风蚀模数与模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137 Cs示踪法估算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7.78%,证明该模型在研究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6.
黔西高原侵蚀性降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蚀性降雨的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研究密切相关。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以及黔西高原地区典型小流域的降雨、径流与泥沙资料,对黔西高原地区侵蚀性降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雨总动能(E)和最大60分钟雨强(I60)的乘积是研究区降雨侵蚀力(R)的计算指标;(2)中雨以上降雨事件的产沙量约占总产沙量的99.5%,6次暴雨事件的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9.4%。对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的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特征拟合分析得到:M=1.319EI60以及M=0.328PI60;(3)降雨侵蚀力大于500 MJ·mm/(h·hm2)等级的降雨事件的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3.6%,对降雨侵蚀力大于100 MJ·mm/(h·hm2)等级的降雨事件的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特征拟合分析得到:M=1.269EI60以及M=0.324PI60;(4)降雨集中时间在1~6h的降雨发生概率大,且泥沙侵蚀量大。6月、7月份降雨事件的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8%左右,汛期(尤其是6月、7月份)的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6月、7月份降雨事件的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特征拟合分析得到:M=1.378EI60以及M=0.346PI60。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1994年东辽河上游的2次大洪水,具体分析了拦河闸泄流对水文预报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数据,对自然洪峰与拦河闸泄流导致洪峰的叠加进行改算,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48.
以新疆新建铁路奎屯至北屯线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总结出在布设监测点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各施工时段防治区水土流失量、土石方量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同时针对铁路工程的特殊性对水土流失防治的6项指标进行了合理计算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各地貌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是不相同的;施工期各区域的土壤流失量较大,而到了运行初期,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逐步落实,土壤流失量已基本达到可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9.
作为防洪措施及江河规划的重要基础资料,历史洪水调查结果直接关系工程建设的经济与安全.通过阐述历史洪水洪峰、洪量、重现期的调查方法及合理性检查的过程,获得科学合理的历史洪水资料,并进行洪水峰量频率分析计算,为确定工程规模及防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地产流产沙过程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不同利用目的和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地的侵蚀产沙特征,在浙江省临安市和安吉县,分别选择用材竹林地和挖笋竹林地,建立径流小区(面积3 m×1.5 m,坡度20°),设计用材竹林地不锄草清鞭施肥、笋林地除草清鞭每年1次和两年1次,共3种管理方式,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手段,设定6个降雨强度(0.53~1.90 mm/min),定时采集径流泥沙样,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下竹林地的侵蚀产沙过程特征,计算了侵蚀强度的差异。结论如下:(1)在单场降雨过程中,用材竹林地产沙量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很小,而笋用竹林地则相差很大,最大值出现在降雨初期,随降雨历时而很快减小。(2)在相同或相近的雨强情况下,笋竹林地的产流量远小于用材竹林地,但产沙量却远大于用材竹林地,并且呈现3个数量级的倍数在增加。(3)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笋用竹林地侵蚀模数的增加幅度很大,最大可呈2个数量级的倍数增加,而用材竹林地相对增加很少,只有1.7~3.8倍的增加幅度。(4)在笋用竹林地的两个处理中,锄草清鞭次数的增加会引起侵蚀量的增加,并随着雨强的增加,侵蚀量的增加会呈指数增加。(5)根据3种处理的8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可初步设定竹林地的侵蚀性降雨强度的临界定在≥1.01 mm/min。本研究的上述结果可为竹林地管理、笋用竹林地锄草、清鞭和施肥的科学合理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