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研究低盐胁迫对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3个实验,即:1)盐度突变实验,分别直接将1日龄和20日龄仔鱼从自然海水(32)移到盐度17和10的水中,观察死亡情况;2)盐度渐变实验,渐变速率分别为0、5 ppt·d~(-1)、10 ppt·d~(-1),仔鱼规格分别为1日龄、20日龄、40日龄,观察死亡情况以探明灰海马的耐盐低限;3)不同盐度(14、21、32)对灰海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突变15个单位对灰海马仔鱼存活基本无影响,突变22个单位对20日龄仔鱼无明显影响,但1日龄苗5 d内相继死亡;2)不同盐度渐变速率对灰海马仔鱼存活率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规格(1日龄、10日龄、40日龄)仔鱼对低限盐度的耐受性则略有差异,但7是低限,盐度低于7时即出现死亡;3)生长实验结果显示,灰海马仔鱼在盐度14条件生长、存活显著优于另两个盐度组(21、32),灰海马仔鱼在盐度14、21、32养殖40 d后存活率依次为(82.9±4.02)%、(72.0±4.23)%、(61.7±7.73)%。本研究结果表明,灰海马是广盐性鱼类,可以适应低盐环境。在养殖生产中,如有条件,可将盐度控制在14左右,能有效提高其存活率并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22.
海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属海龙科、海马属,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体较大,可达235 mm左右。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及台湾沿海。目前野生的海马日渐减少,已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是最常见的水族箱养殖的观赏鱼类,大部分是从天然海域中捕捞的。采捕会对自然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海马资源造成破坏。为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相似文献   
23.
刘彦  李健 《科学养鱼》2005,(6):48-49
海马(Hippocampus sp.)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海水鱼类,近年来,国内外对海马的需求数量日益增大,加上过度捕捞、污染和沿海地区的发展所造成的生存环境被破坏等原因,海马资源急剧减少致使其价格昂贵。据悉在广州药材商店里,质量好的大海马每千克售价高达7200元以上,中小以下规格每千克售价3600~3900元,但市场上仍经常缺货。目前,海南、广西地区已有养殖户开始海马人工养殖,养殖技术日渐成熟。粤东陆丰市已建起海马工厂化养殖基地,年产海马达50吨,产值达1亿元。海马繁殖力强、生长快,为推进这一优良新品种人工养殖的发展,笔者将海马生物…  相似文献   
24.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车叶草苷对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为车叶草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车叶草苷组,每组各15只;空白组每笼饲养3只,其他组单笼饲养。试验周期为5周,于试验第3周开始,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同时给药,车叶草苷组按0.070 g/kg BW剂量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造模完成后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蛋白,利用同位素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 TMT)定量标记技术进行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潜在差异表达蛋白,借助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 PRM)技术对候选蛋白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靶向验证。【结果】筛选出车叶草苷组、模型组之间6个上调和17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互补和协同调节级联、胃酸分泌等信号通路;PRM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25.
刘鑫  张东  林听听  周丽青 《水产学报》2020,44(6):907-914
为了解灰海马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便于今后开展灰海马的种质评价与鉴定、规模化人工繁育、亲缘关系研究及人工选育等工作,实验以雌雄灰海马的背鳍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和常规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借助Photoshop图像软件,将同源染色体配对、拼贴,做出染色体核型图。采用Image J软件的自定义曲线测量功能,以着丝粒的中心位置为起点,顺着染色体弯曲的形态,到染色体臂末端为终点,测量线段长度,得出图片中染色体的臂长,根据相同放大倍数下标尺的测量值,换算出染色体的实际臂长。根据臂比值,将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类后,得出灰海马的染色体核型公式。结果显示,灰海马的背鳍组织可作为其染色体制备的理想材料,实验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此法简单、效果好,解决了海龙科鱼类染色体制备的难题;灰海马具有22对染色体,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4,雄鱼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sm+20st+22t,雌鱼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m+2sm+20st+21t,雌鱼存在性染色体异型的现象,因此灰海马的性染色体为ZW/ZZ型。  相似文献   
26.
逍遥骑士     
海马汽车从合资到独立自主的一路上,虽然产品种类并不算多,但是都称得上是国货精品,从福美来、普力马起步,到今天又发展出了众多的两厢、三厢车型,个个都能挑得起大梁。海马骑士的诞生无疑再次成为海马历史上重要的一笔,不仅丰富了海马汽车的产品线,也为将来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区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2及Hes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方小剂量组(丹小组7.4 g/kg)、大剂量组(丹大组14.8 g/kg),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7 d取缺血侧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小组、丹大组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丹龙醒脑方能通过上调海马区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水平,调节Notch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其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硫辛酸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股动脉放血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术后 1 d处死动物 ,取脑 ,制作石蜡切片 ,通过 HE染色、Tunel检测 ,以观察海马 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形式 ,并探讨α-硫辛酸 (α-lipoic acid,L A)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在短暂性全脑缺血中 ,海马锥体细胞存在着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形式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后1 d,海马 CA1区损伤较重 ,出现了较多的凋亡细胞 ,而 L A可明显抑制锥体细胞的凋亡。实验证明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细胞凋亡是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L A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SD大鼠摘除卵巢及外源性17β-雌二醇治疗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摘除双侧卵巢后,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Bcl-2不同程度降低,而Bax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17β-雌二醇治疗后,2种蛋白的表达基本恢复正常.表明雌激素能够不同程度的上调大脑皮质和海马中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对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
建立了RP-HPLC测定大鼠海马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乙腈和醋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采用二元梯度洗脱,UV350nm检测。结果显示:在18min内,4种氨基酸分离完全,在0.0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0.9976、0.9943、0.9924;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4%、3.8%、3.2%和3.5%;标准加入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80%、93.93%、92.69%和96.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