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壤水势温度滞后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2.
喀斯特地区黄壤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水分是喀斯特地区水文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在不同土地利用设置试验点,对降雨和20,40,80,100 cm深度土壤水分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植被盖度、土壤前期贮水量等因素对土壤水分的降雨补给量和土壤水分在土壤剖面上的再分配具有明显的影响。(2)土壤水分的降雨补给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表层降雨补给量最小,最大降雨补给量多出现在100 cm深度。(3)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具有滞后效应,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强,随盖度增加而减弱。(4)在降雨影响阶段,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滞后期、上升期和消退期3个阶段;降雨过程中,植被盖度越高,降雨强度越大,土壤水分变化越快,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减缓。研究结果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以及水土保持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龙爪槐液流相对于气象因子的滞后效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拟合了液流速率,并比较了考虑液流滞后效应前后拟合精度的变化.滞后分析表明,液流相对于太阳总辐射量、风速和光合有效辐射量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时间分别为10、20、10 min.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考虑液流滞后效应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和拟合直线斜率较大,液流速率拟合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波动范围较小.以上分析表明,考虑滞后效应的液流速率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4.
方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26-5327,5330
1999与2000年安徽省汛期出现了2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模态。1999年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安徽出现南涝北旱,而2000年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安徽出现北涝南旱。通过环流对比分析认为1999年南涝北旱主要是6~7月鄂海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及8月大陆异常的高压所致;2000年副高较1999年长期显著偏弱偏东、脊线位置偏北是形成雨带偏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是由于副高的影响机制不同而导致雨带位置的偏差。统计分析表明,副高对拉尼娜的响应滞后6~18个月最为显著,2000年副高的变化是对拉尼娜的响应,而1999年副高的变化可能是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转换与夏季东亚阻塞高压的关系分析认为,南亚高压季节性转换早,夏季东亚易形成阻塞,江淮梅雨显著。  相似文献   
35.
初始浓度对六氯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的影响及解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O Hong-Jian  JIANG Xin 《土壤圈》2010,20(1):104-110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are important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port, transform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exachlorobenzene (HCB) in soils. To examine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CB, equilibrium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wo soils (red soil and paddy soil) with different initial HCB concentrations (0.25, 0.50, 0.75, 1.00, 1.50, 2.50, 3.50, and 5.00 mg L-1) by using 0.01 mol L-1 calcium chloride as the background solution. The successive desorption experiments (48, 96, 144, 192, and 240 h) were conducted after each adsorption equilibrium experimen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sotherms of HCB on two soils were nonlinear, which can be best described by the Freundlich equation with the square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ranging from 0.97 to 0.99. Desorption of HCB from the two soils exhibited hysteresis at all HCB concentrations because the Freundlich desorption coefficients were always higher than the Freundlich adsorption coefficients. The hysteretic effect was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HCB concentration, and positive hysteresis was observ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36.
于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以山东省6个沿海城市(青岛、烟台、日照、潍坊、东营、滨州)为研究对象,依据降水量、空气污染程度将6个城市划分为两类,第Ⅰ类为降水较多空气污染相对较轻的青岛、烟台、日照,第Ⅱ类为降水较少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潍坊、东营、滨州;根据动态时空二维模型的原理,利用24 090个数据,建立了两类区域的静态时空二维模型、动态时空二维模型;依据模型及通径分析原理,量化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时间滞后效应与5个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气温、风速、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第Ⅰ类城市。降水、气温、风速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总体趋势是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气压、湿度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总体趋势是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气象因素的直接影响——气压、风速、气温、降水均能直接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但各气象因素的抑制强度变化趋势不同;湿度直接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气象...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滇中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耕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构建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定量表达区域耕地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8—2019年研究区气候有显著的暖干化趋势,平均增温速率达0.35℃/10 a,降水量平均下降速率为79.15 mm/10 a,Kira干湿度指数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65/10 a;同时,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呈“旱化”趋势,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小的作物占比大幅上升,而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大的作物占比快速下降;在播种面积增加的背景下,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主要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与年平均气温、降水量、Kira干湿度指数有显著相关性,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方式表现为耕地利用结构的“旱化”,且这种响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