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42篇
林业   321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717篇
  621篇
综合类   1242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46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排放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68F型汽油机为例,引入排放物单工况分担率的概念,分析讨论了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CO、HC、NOx排放物的生成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分担率能明确给出各工况的CO、HC、NOx排放值对整机比排放的影响,指出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需在控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汽油机整机与化油器的匹配,各工况点选用合适过量空气系数来优化燃烧过程,能够满足美国和欧洲现行第2阶段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62.
设计了一种实际道路上的车辆排放因子的测试方法,将一套车载实测系统安装在一辆机动车上进行测试研究,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际道路上的行驶参数和排放原始数据,根据实测的汽车的瞬时车速、油耗以及各排放气体浓度值(HC,CO,NO,O2,CO2),可以计算得到各组分的质量排放率和排放因子。并通过这种测试方法,获得了试验用公交汽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柴油机排放及其危害,阐明了通过采用新结构和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柴油机的排放,为降低车用柴油机排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用醇类燃料作为石油的替代燃料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重点研究了掺混10%和15%两种不同比例乙醇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主要理化特性,对燃用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燃油消耗率较高,对经济性影响不大,加入十六烷改进剂后,CO和NOX排放量进一步降低,但总碳氢排放量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65.
测量分析柴油机气缸压力、负荷特性、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并测量分析了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时,柴油机气缸压力增加,NOx增加;负荷增加时,NOx排放浓度增加;但NOx比排放除了在小负荷时较大外,在中等及大负荷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6.
乙醇、乙二醇二甲醚与柴油混合燃料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将乙二醇二甲醚作为乙醇柴油燃料的一种组成成分,利用乙二醇二甲醚好的发火性来改善乙醇柴油燃料差的发火性。试验表明乙二醇二甲醚与乙醇、柴油互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三种比例混合燃料测试了柴油机在主要工况下的性能与排放特性,得出乙二醇二甲醚加入量以E20为最佳,此时,烟度降低了约80%,NOx略有增加,燃油消耗率略有下降。此外考察了随着十六烷值的变化对混合燃料的排放特性的影响,得出随着十六烷值的增加,NOx排放逐渐增加,对烟度和经济性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Ⅱ型喷油泵凸轮型结构特点和柱塞运动规律的研究,在说明柱塞预行程与供油提前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了柱塞预行程对排放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预行程(供油正时、供油速率)调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试验研究了喷油嘴压力室容积、喷油压力、喷孔直径、喷孔锥角、喷油提前角和空燃比等对HC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少喷油嘴压力室容积,提高喷油压力,减小喷孔直径,适当加大喷孔锥我和小负荷时喷油提前角域可大幅度降低柴油机HC排放。  相似文献   
69.
通过将再循环废气引入四气门火花点火内燃机 ,发现在所有空燃比范围内 ,随着废气再循环比率的增加 ,NOx 排放能降低 81%~ 90 % ;空燃比不变时 ,不管负荷如何变化 ,EGR对CO排放的影响很小 ;空燃比大于 16时 ,HC排放增加 ,空燃比小于 16时 ,HC排放下降。 8%的废气再循环比率可使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0.
分别从机内净化、排气后处理、改善燃油品质三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