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3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1926篇
林业   310篇
农学   1822篇
基础科学   53篇
  974篇
综合类   7071篇
农作物   997篇
水产渔业   1063篇
畜牧兽医   6550篇
园艺   788篇
植物保护   393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823篇
  2022年   943篇
  2021年   966篇
  2020年   760篇
  2019年   982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75篇
  2016年   903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1442篇
  2011年   1395篇
  2010年   1242篇
  2009年   1195篇
  2008年   1292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595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在lO日龄雏鸡脑组织内的表达,着重观察了雌激素受体在小脑、中脑、下丘脑及端脑的分布。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数区域仅存于胞浆或胞膜。雌激素受体在脑内分布广泛。在小脑中部皮质的颗粒层、蒲肯野氏层,中脑的中央白质、外侧丘系腹侧核、视束、后连合等区域,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产物为高密度;在小脑前部皮质的颗粒层,中脑中央灰质、尾侧线形核,端脑副高纹状体等区域,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产物为中等密度;小脑前部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下丘脑视上核,端脑原始旧纹状体等区域,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产物为低密度。结果揭示,在鸡脑早期发育过程中,雌激素起著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构建表达eae和stx1/2B的融合基因,克隆eae基因的C端280个氨基酸残基(Int280)基因部分,以正确地阅读框定向插入到含有stx1/2B融合基因的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明: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50.67%。由于该融合蛋白由eae、stx1B、stx2B等三部分抗原组成,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紧密素和StxB的抗体,在EHEC O157亚单位疫苗设计或单克隆抗体抗制备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HBV/HAV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BsAg与HAW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进行融合,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多克隆位点,构建成核酸表达疫苗pVAX1/SVPX,将其转染CHO细胞。转染细胞培养48h后,进行RTPCR、Western-blot、ELISA分析,结果表明HBV/HAV复合抗原基因SVPX能够在CHO细胞内转录、表达,融合蛋白具有HBV和HAV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旨在探索作为先天免疫相关分子的BCL10蛋白对山羊的免疫调控。实验采用RT-PCR、3'RACE和5'RACE克隆方法,以NCBI中山羊BCL10预测基因序列为模板,克隆初生羔羊脾脏组织BCL10基因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羔羊BCL10基因各免疫相关组织转录表达谱;鉴定p EGFP-N1-BCL10重组质粒在细胞的真核表达效果。结果表明:克隆得到BCL10基因cDNA全长1 023 bp,其中CDS为693 bp,编码23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山羊BCL10蛋白是一种N端存在CARD结构域、非分泌、非膜结合的胞内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水牛、绵羊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颌下腺中BCL1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肺脏、肝脏、脾脏、肾脏及血液(P0.05),胸腺中BCL1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血液(P0.05),血液表达最少;成功构建了BCL10基因完整CDS序列的p EGFP-N1-BCL10重组载体,并在HEK293T真核细胞正常表达。本研究首次克隆出羊BCL10基因cDNA全长序列,检测了基因表达分布情况,构建了重组载体,为进一步探索山羊BCL10基因功能及蛋白免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条件基因打靶技术是通过借助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和预先引入宿主基因组的重组酶特异识别位点,在宿主特定发育阶段的组织或细胞中实现目标基因时空特异性定点插入、删除、替换和倒位等突变操作的技术。目前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小鼠(Mus musculus)和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等高等真核模式生物的功能基因研究,并逐渐成为转基因动植物研究领域进行基因操作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系统地开展了家蚕(Bombyx mori)条件基因打靶技术的开发研究,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于多种不同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家蚕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平台。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目前最为常用的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原理,系统概述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家蚕条件基因打靶策略及其应用,并对家蚕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6.
刘晨旭  刘彧  刘杰  高越瑶  周蕴薇 《草业科学》2018,35(6):1400-1408
CBF是一类植物特异性、具有多种功能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将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中分离的ClCBF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经过抗性筛选和RT-PCR验证,对其中表达量较高的3个转基因株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mmol·L~(-1)甘露醇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2.0倍和1.2倍,在150mmol·L~(-1) NaCl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1.1倍和1.4倍;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成活率高于野生型,并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P0.05)。说明ClCBF1基因在拟南芥受到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豆科牧草。由于其耐盐性中等,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产量和种植受到土壤盐渍化的限制。因此提高紫花苜蓿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产意义。为此,以龙牧801紫花苜蓿(M.sativa‘Longmu 801’)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9个盐胁迫蛋白质组筛选出的盐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对9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表明这9个基因均在紫花苜蓿盐胁迫应答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处理1h时,G6PI、ABP19a、Trx-h1、PR bet 1、FBPA、6PGDH和ALDH这7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NaCl胁迫浓度处理的紫花苜蓿中均显著上调,RRM和GDPD在NaCl处理2h后开始上调。除G6PI基因,其他8个基因在0.4%NaCl处理下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0.2%和0.8%NaCl处理。这些基因参与糖代谢、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以上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耐盐性极其复杂,涉及到多基因的表达和代谢通路的调控。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研究并了解紫花苜蓿的盐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促进紫花苜蓿耐盐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88.
刁桂萍  杨帅  遇文婧 《草业科学》2018,35(7):1685-1694
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ACCC30536中克隆获得一个葡聚糖酶基因Glu1,其cDNA全长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该葡聚糖酶属于Glyco-hydro-12家族,推测为β-1,4-葡聚糖酶,与深绿木霉IMI 206040的Glycohydro-12家族蛋白(XP_013940397.1)有91%相似性,且亲缘关系较近。运用qRT-PCR技术检测9种诱导条件下棘孢木霉Glu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lu1基因能参与棘孢木霉对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lis)或杨树病原菌的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蛋白rGlu1。酶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45℃,且酶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5h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89.
为制备鸡白介素10(chIL-10)单克隆抗体,以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禽细胞系MDCC-MSB1克隆chIL-10基因,将去信号肽chIL-10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将原核表达的GST-chIL-10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利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3株稳定分泌chIL-1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分别命名为4B2、4F3以及1E3。经间接ELISA测定,以上3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效价为1∶3.2×10~6,亲和力解离常数(Kd)分别为1.05×10~(-9)、5.01×10~(-10)以及7.59×10~(-10)。抗体重链类型分别为Ig G2a、Ig G2a以及Ig G1。经Western Blot试验证明,3株单抗均能特异地识别原核或真核表达的chIL-10蛋白,4B2、4F3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为chIL-10 N端的1 aa~52 aa,1E3识别的是N端的52 aa~102 aa。这些单抗为鸡IL-10的检测及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利用RT-PCR方法从聚乙二醇(PEG)处理的大豆根部组织中克隆了1个大豆乙烯响应因子(ERF)基因,由于其位于大豆基因组第7染色体上,故命名为GmERF7,基因座为Glyma07g0293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1个237 bp长的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长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