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林业   722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556篇
  604篇
综合类   1217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近期,中东和北非局势的动荡导致国际油价跃升,引发人们对第四次"石油危机"来临的忧虑。能源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战略领域。  相似文献   
22.
千年桐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和分析了千年桐在苗木培育、扦插栽培与管理、药理分析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地不断提高,生物质颗粒燃料需求量逐年提高,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秸秆等生物质的粉碎则至关重要。分析各种锤片式粉碎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效能,并与改进后的粉碎机效能进行对比,以提高现有秸秆粉碎机效能,逐步标准化各主要部件,为生物质颗粒燃料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4.
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逐渐耗尽、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概述了欧洲生物质能源树种的特点和利用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25.
以稻壳(RH)和木屑(PS)为原料,使用小型烘焙装置,研究了烘焙对生物质燃料品质的提升作用。相比原料,烘焙稻壳(TRH)和烘焙木屑(TPS)固定碳质量分数的最大上升量分别为7.18%和11.76%;C元素质量分数的最大上升量分别3.50%和5.80%,挥发分和O元素质量分数明显下降,H元素质量分数小幅降低;热值有所提升,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11.1%(RH)和15.9%(PS);半纤维素大量分解,至300℃后烘焙的稻壳和木屑中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仅为2.41%和1.06%,降幅均超过90%,木质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119%(RH)和208%(PS)。生物质烘焙后,内部纤维结构被破坏,可磨性提高,随着烘焙程度的加深,烘焙稻壳研磨后粒径在0.15 mm以下的颗粒显著提升;—OH和C—O等含氧官能团减少,疏水性提升,250℃烘焙30 min的稻壳和木屑的疏水性提升幅度分别为28.08%和25.66%。  相似文献   
26.
对比了不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原料在水热液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研究原料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对5-HM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水热液化制备的5-HMF的最大产率为33.90%,高于玉米淀粉的29.93%,杨木纤维素(P-C)最大产率为31.00%,高于玉米秸秆纤维素(CS-C)的30.76%,竹粉和杨木的最大产率分别为13.00%和13.80%,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分别为11.60%和12.53%)。在反应时间为15 min时,不同原料的反应速率如下:木薯淀粉0.301 g/(L·min)大于玉米淀粉0.128 g/(L·min),P-C为0.513 g/(L·min)大于CS-C的0.386 g/(L·min),竹粉0.133 g/(L·min)大于杨木0.124 g/(L·min),大于玉米芯0.117 g/(L·min),大于玉米秸秆0.097 g/(L·min)。δ(13C)值较小的原料(木薯淀粉、P-C、杨木、竹粉)反应过程中的δ(13C)值在反...  相似文献   
27.
马涛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5):134-138
研究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安全、合理、高效处置污泥提供理论依据。将干燥污泥分别在200、300、500、700℃下进行热裂解处理(SBC200、SBC300、SBC500、SBC700),获得污泥生物质炭,测定其基础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制备的污泥生物质炭表面颗粒结构完好,孔径范围均集中在10~50 μm,其中低温生物质炭SBC200表面较光滑,最可几孔径和中值孔径最大,分别为20.1 μm和14.8 μm,高温生物质炭SBC700表面较粗糙,比表面积最大,为5.98 m2/g。随裂解温度的提高,污泥生物质炭的产率、含水量、电导率、挥发分、阳离子交换量显著下降,全碳、氧、全氮、氢含量、有效磷和铵态氮均逐渐降低,pH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将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是安全处置污泥的有效途径,低温制得的污泥生物质炭具有更大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而高温制得的生物质炭在改良土壤酸性的应用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8.
2009年,江苏省人大出台"关于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将秸秆固化成型机作为秸秆能源化关键技术装备加以大力推广,并强调加快建设秸秆收集体系,因此生物质成型机械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9.
正中科院赵海研究员率领的团队,通过对水面植物浮萍的高淀粉品系筛选、淀粉积累机制破解等,已初步形成了浮萍能源转化及规模化培养、废水处理体系。未来,利用浮萍替代石油能源将不再是梦想。生物液体燃料是目前唯一适合于现有发动机系统的石油替代能源,也是发达国家新能源科研重点。浮萍作为生长最快、最小的开花植物,其利用废水生长并产生高品质生物质原料的特性,以及将污染治理与生物能源有机结合的优势,正为科学家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30.
黔江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产业,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全产业链条不长,难形成产业内循环,产业不能持续发展。提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提高养蚕效益,推广桑园间作模式,促进蚕桑资源高效开发,生产高品位生丝,实现桑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