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白刺的培育、栽植及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白刺为蒺藜科白刺属植物,该属在我国分布有5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各省(区)。在青海省境内天然分布有3种,即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和齿叶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 Kom.)。  相似文献   
32.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饲养、野外套笼饲养的方法 ,查清了白刺夜蛾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 ,揭示了降水量是其大发生的主要因子 ,提出了预测预报的方法。该虫 1年发生 3代 ,以蛹越冬 ,各虫态历期 (d) :卵期 (11.74± 2 .6 0 ),幼虫 5龄 ,各龄历期依次为 (3.86± 0 .5 4 )、(3.36± 0 .75 )、(3.0 3± 0 .83)、(2 .80± 0 .6 1)、(3.96± 0 .75 ) ,前蛹期(2 .6 2± 1.0 3) ,蛹期 (13.0 5± 1.84 ) ,成虫寿命 (4.0± 12 ) ,完成 1代约 4 8d。白刺夜蛾的卵寄生蜂 ,寄生率达11.2 4 % ,蛹内的寄生蝇寄生率 ,越冬蛹为 2 8.4 1% ,其它代蛹为 14 .2 %左右。研究表明 ,6~ 8月降水量较多 ,总降水量在 10 0mm以上年份 ,白刺毛虫均大发生。  相似文献   
33.
1形态特征 齿叶白刺(Nitrarial robowskii)属于蒺藜科(Zygophyuaveae)白刺属植物,落叶灌木,高0.5~2 m,平均高70~80cm,丛生,具匍匐性,丛幅可达7 m以上.  相似文献   
34.
采用自动喷雾扦插育苗设备,对双岗01、双岗02、双岗03、双岗04四个白刺优良无性系用正交设计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白刺无性系间生根率及生根数有极显著差异,对主根长没有影响;植物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生根数及主根长没有影响。其中双岗04的生根效果最好,其最佳生根组合为250 mg.kg-1的生根粉处理2 h。  相似文献   
35.
<正> 白刺(Nitraria sibirca Palls),旱生耐盐,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甘肃定西主要分布于黄土盐碱沟沟底、沟坡、陡崖和碱滩。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面积一般占总土地面积的11%~18%,其中不少为盐碱沟,而在这些地方能生长的树种很少,一般除了白刺就是柽柳。因此,对于黄土沟壑的植物防治,特别是盐碱沟的防治,白刺是一个难得的树种。为此,我站1988~1991年对其生长适宜性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6.
白刺浆果紫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筛选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了提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浆果色素的最佳浸提因子;确定该色素的化学属性。从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对该色素进行了定性识别。结果:以溶剂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料液配比为1:15时,提取该色素效果最佳;白刺紫红色素溶于水、乙酸和50%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色素提取液在210nm和274nm处各有一吸收峰;色素提取液与盐酸-镁粉反应,产生红色气泡,与醋酸铅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黄褐色沉淀。结论:白刺浆果紫红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37.
白刺花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置不同辐照剂量处理,以经辐照处理的白刺花种子培养的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60Co-γ辐射白刺花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60Co-γ射线对白刺花幼苗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白刺花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辐照剂量均可促进白刺花幼苗的光合作用,60 kR时,MDA含量达59.42μmol/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 kR和120 kR时,POD/SOD活性分别达峰值,为596.92 U/(g·min)和178.04 U/g FW;100 kR时,白刺花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120 kR时,脯氨酸含量最高。经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辐射白刺花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同辐射剂量对白刺花生理指标的综合排序依次为120kR100 kR80 kR140 kR60 kR40 kR20 kR0 kR,以80 kR、100 kR和120 kR为较佳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8.
积极开发白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刺属(Nitraria Linn)植物是中亚大陆荒漠地带的典型的景观植物.白刺凭借各种形式的旱生生理机能与旱生结构,以多种形式与环境相适应,顽强地繁衍、生存,并形成植被群落.它在干旱荒漠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和经济价值.1 白剌的分布白刺在世界范围内横跨欧亚大陆,北临苏联的贝加尔湖,南接阿富汗北部,东起中国的辽宁,西至地中海西岸的西班牙,广泛  相似文献   
39.
白刺古毒蛾 (OrgyiaantiquaLinnaeus)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草原灌丛害虫。它主要是啃食白刺叶片、叶茎部的嫩茎和嫩皮 ,影响白刺生长发育 ,降低其生物量 ,重则造成部分白刺枝条枯死。据调查全盆地目前危害面积达 2 0× 1 0 4hm2 ,主要分布在乌兰县、德令哈市、都兰县等地。危害区内平均密度 1 4.5头 株 ,最高达 1 1 6头 株 ,白刺古毒蛾的迅速扩散 ,造成了大片白刺枝条干枯死亡 ,严重破坏了柴达木盆地防风固沙植被 ,进而加剧了草地的沙化。本药物筛选试验 ,将选择经济、适用的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品 ,确定防治荒漠灌丛草原害虫的最佳剂量和方法 ,为有效控制柴达木地区白刺古毒蛾的扩散和蔓延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40.
草地害虫僧夜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初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平  陈善科 《草地学报》1996,4(1):84-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