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白刺粗角叶甲是我国西北荒漠草原危害防风固沙先锋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之一,开发和利用基于性信息素或寄主挥发物介导的昆虫化学通讯手段是防治该害虫的新途径。本研究以白刺粗角叶甲为对象,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白刺粗角叶甲成虫触角的非典型气味受体(atypical odorant receptor co-receptor,Orco)基因序列;利用同源建模方法预测蛋白三级结构,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借助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rybOrco基因在叶甲成虫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白刺粗角叶甲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DrybOrco的cDNA全长为191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3.94 kD,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为疏水性膜蛋白。系统发育表明,Orco基因在6目68种昆虫间保守性较高(相似度大于68%),聚类分为3个分支,相同目的昆虫聚集到同一支。白刺粗角叶甲与其他鞘翅目昆虫聚为一支,其中与玉米根萤叶甲的Orco基因亲缘关系最近,核酸相似度高达92.28%。荧光定量表明,白刺粗角叶甲DrybOrco基因在成虫触角中特异性表达,且雄虫显著高于雌虫,表...  相似文献   
52.
不同类型白刺沙丘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类型白刺沙丘的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白刺沙丘的成土过程,为绿洲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粘粒、粉粒、细砂粒、粗砂粒含量差异较大;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粘粒、粉粒、细砂粒等细沙物质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粗砂粒含量呈负相关性,表现为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的增大,相关性减弱。2)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在半固定沙丘明显高于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3)过渡带土壤均处于偏碱性状态,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CaCO3含量随沙丘发育年代的增加逐渐增加。4)不同年代沙丘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因子均具较好的相关性,尤其是细菌和放线菌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三大菌群数量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3.
用5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唐古特白刺插条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萘乙酸300 mg.kg-1对唐古特白刺生根数目以及新生枝数和新生枝生长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号生根粉100 mg.kg-1对唐古特白刺根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吲哚丁酸200 mg.kg-1对其新生枝数促进作用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唐古特白刺扦插育苗最佳的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300 mg.kg-1。  相似文献   
54.
利用兼并PCR及RACE技术克隆了西伯利亚白刺的肌动蛋白基因(Nitraria sibirica Actin, NsAct),并对其基因结构和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所克隆的NsAct cDNA全长序列为1 831 bp,包含1 13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7个氨基酸;基因组DNA全长序列为2 913 bp,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NsAct与其他植物的肌动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芒果(无患子目)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在干旱、盐、低温及外源脱落酸胁迫下,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验证了该基因作为分子内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5.
白刺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白刺扦插繁殖的最佳成活条件。[方法]以白刺枝条为试材,选取沙藏、基质、激素和浓度(处理时间)4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白刺扦插繁殖生根效应进行研究,测定各处理插条根部POD、PPO和IAAO活性。[结果]白刺扦插繁殖根系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根系散生。各因素对插条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依次为:基质〉激素〉浓度〉沙藏,最利于提高插条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栽培条件为:未沙藏-珍珠岩基质-NAA-1.0 mg/g(30 s)。各因素对生根率影响依次为:激素〉基质〉浓度〉沙藏;3种激素中以IBA为最优;3种基质中以纯砂基质为最优;最有利于插条生根的栽培条件为:未沙藏-纯砂基质-IBA-1.0 mg/g(30 s)。对POD、PPO和IAAO3种氧化酶活性影响最大的因素均为激素。[结论]白刺插条根部相关氧化酶活性与其生根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白刺幼苗生物量与氮含量在叶与全株间的尺度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的分配模式是植物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一种演变策略,其资源分配给不同构件的模式是其生物学特性的一个基本方面。本文目的为解决野外调查工作中植物整体生物量与养分含量难以测定等问题。 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唐古特白刺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根、茎、叶3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3个主要组成构件生物量的测定与拟合分析,以叶器官为变量,建立了白刺全株生物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进一步测定其各部位氮含量,建立了其全株氮含量的预测模型,得出了白刺叶与全株不同尺度之间生物量与氮含量的缩放关系,探讨了白刺全株生物量与全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结果表明:以叶生物量对数转换值为自变量能够很好的拟合出根(R2=0.901 2,P < 0.001)和茎(R2=0.926 4,P < 0.001)的生物量;以叶氮含量为自变量也能够较好的拟合出根(R2=0.850 1,P < 0.001)和茎(R2=0.844 7,P < 0.001)的氮含量,进而得出以叶器官生物量为自变量的全株生物量预测模型:Mp=ML+100.020 9 ML0.845 6+100.436 9 ML0.867 8,以及以叶器官生物量与氮含量为自变量的全株氮含量预测模型:Np=MLNL+100.020 9ML0.845 6(0.109 4NL+0.015 6)+100.436 9ML0.867 8(0.108 8NL+0.014 8),并经实测数据验证,白刺全株生物量与全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lgN′p=1.075 2lgM′p- 1.768 4。结论白刺通过某一构件的生物量与氮含量能够较好的预测出其全株生物量与全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胡娟  张洁  盛洲  周宸宇  拉本 《种子》2022,(3):87-92,封2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对柴达木盆地小果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改善柴达木盆地高寒湿地的盐渍土地现状,寻求提高萌发指标、缩短萌发周期的小果白刺最佳预处理方案,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小果白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机械磨损+冷冻、强碱浸泡+冷冻、机械磨损+冷藏、强碱浸泡+冷藏、机械磨损+常温、强碱浸泡+常温等6组双因素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小...  相似文献   
58.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白刺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下游,区内分布的4种白刺呈流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自然景观,对民勤绿洲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保护区白刺生长发育不仅取决于生物生态学特点,而且受水分、沙丘特性、人类活动和荒漠病虫鼠兔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天然降水、地下水、沙丘中0~140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及沙丘表面结皮成为影响白刺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出现绿洲-荒漠水分供给失衡,降水已成为保护区白刺生长发育的唯一水源,有效利用天然降水是保护区白刺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9.
唐古特白刺种子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及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唐古特白刺种子用蒸馏水浸种不同时间(12h、24h和36h),研究其浸提液对‘西旱1号’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刺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质量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白刺种子浸提时间的延长,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抑制作用增强.浸种36h的唐古特白刺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抑制作用最大,发芽率抑制活性达32.3%,浸种24h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幼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大,根长抑制活性达12.3%.  相似文献   
60.
白刺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刺是吉林省西部盐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白刺造林时,一般选择pH10左右的中、重度盐碱土地,整地可采用局部整地、条状整地、穴状整地三种方式,春季和雨季造林均可,株行距为1 m×3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