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294篇
基础科学   79篇
  216篇
综合类   1722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1974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醋糟饲料(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59.04±0.3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土霉素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的SFVD。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具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6);显著降低了育肥猪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2);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55和P=0.077);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粪便中丙酸含量(P<0.05),粪便中甲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71和P=0.054)。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性能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中国兽医学报》2014,(1):92-96
在建立犊牛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s),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测定NEFAs对肝细胞中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EFAs作用肝细胞9h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NEFAs(1.8mmol/L)组肝细胞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IL-6的mRNA表达水平在2.4mmol/L时极显著增加(P<0.01),低浓度NEFAs(0.6、1.2mmol/L)组肝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TNFα、IL-1β的活性在NEFAs浓度达到1.8、2.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IL-6的活性在在NEFAs浓度达到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2.4mmol/L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高浓度NEFAs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或加剧奶牛肝细胞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产后奶牛肝功能炎性损伤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习瓒娜  高健  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0):2916-2926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74.
对西双版纳天然林内小叶红光树、假广子和红光树的成熟种子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共同含有的11种脂肪酸总含量为96.51%~99.27%,其中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和十八碳烯酸的总含量为90.85%~95.24%。3个种11种脂肪酸含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5.
试验旨在评估脱脂黑水虻虫粉对青蟹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规格整齐、平均初重为5.2 g的青蟹幼苗480只,随机分到12个水泥池中(2 m×1.2 m×1.5 m),共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青蟹幼苗。C组(对照组)青蟹饲喂基础饵料,H25组、H50组、H75组分别使用脱脂黑水虻虫粉等蛋白替代基础饵料中25%、50%、75%鱼粉,4种饵料等氮等能。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H25组和H50组蟹体的体长、体宽和体重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青蟹的体高显著升高(P<0.05),H25组和H75组蟹体肥满度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H75组的蟹体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n-3)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饵料中25%~50%的鱼粉时,青蟹生长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6.
李铸  如学  吴锦波  李刚 《畜禽业》2023,(8):12-14
目的 调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标准化养殖出栏牦牛肉质指标含量特征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在牦牛产区随机抽检了1份牦牛肌肉样本相关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 样品EAA/TAA值为46.63%,EAA/NEAA值为87.37%;酸油酸含量为36.80%,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46.14%;样品中As、Pb、Cd、Cr含量低于限定值,未检出重金属Hg和各类药物残留。结论 抽查的牦牛肉营养价值高且未受有害物质污染。  相似文献   
77.
王雅炜 《河南农业》2016,(14):92-93
核桃是营养丰富的坚果,在我国的食用面非常广,而核桃的贮存一直是我国核桃产业从业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栅栏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贮藏方法,利用不同的栅栏因子从不同的侧面来保障核桃的贮存效果.基于此,通过对栅栏技术在核桃贮藏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以期对核桃等坚果的储存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8.
《中国乳业》2011,(9):47-47
根据我国科学家的报道,牦牛乳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主要是C16∶0,C18∶1,C18∶0和C14∶0。在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丰富,油酸是含量最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牦牛乳中含有35.2%的中链脂肪酸。牦牛乳中的共轭亚油酸成分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种类、牧草以及饮食中C18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79.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教研室主任任建存告诉记者:"散养鸡在林地自然觅食,肉质好,蛋黄颜色深,卵磷脂和脂肪酸含量高,利于人体吸收。普通鸡蛋售价每千克6元,平均每个鸡蛋0.3~0.4元,而散养鸡蛋每个2元。由于散养鸡主要靠自然觅食,饲料成本低,而且散养鸡运动量较大,发病几率小。  相似文献   
80.
用于控制家禽沙门氏菌的"多重阻断"(multi-hurdle)型饲料添加剂新概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类添加剂是由有机酸、中链脂肪酸(MCFA)、丁酸盐和甘露二糖组成的混合物,可显著降低盲肠中的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对沙门氏菌在肉鸡肠道增殖、黏附或侵袭具有控制或阻断作用的添加剂复合在一起同时使用。欧盟已经制订了明确的家禽沙门氏菌防控目标,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