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5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林业   327篇
农学   626篇
基础科学   142篇
  2083篇
综合类   4850篇
农作物   489篇
水产渔业   343篇
畜牧兽医   1810篇
园艺   322篇
植物保护   27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检测技术 ,该法通过消解液酸度的调节 ,显色剂的替换 ,应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含量.当溶液浓度范围在[1mg/L~20 mg/L ]时 ,线性回归良好 ;回收率范围为94%~97% .用此法测定了国家标准参考物质 ,与国标方法测定食品中的含量进行了比对 ,结果表明 :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别 ,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的测定.  相似文献   
92.
华北落叶松针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碳(C)、氮(N)和(P)在林木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三者的含量变化和元素比值控制着林木的营养和生长状况。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秦岭山区同一树种不同林龄叶片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为林木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林木生长季的不同月份(2012年5月到10月每月中旬),对秦岭5年生(5a)、10年生(10 a)、20年生(20 a)3种林龄的华北落叶松针叶进行定期采集,并测定不同月份各林龄针叶的C、N、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值,对不同林龄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针叶的C、N、P及C∶N、C∶P、N∶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C∶N与氮含量、C∶P与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龄针叶的碳含量从生长初期(5 6月)到生长旺盛期(7 8月)逐渐增加,生长末期(8 9月)逐渐降低,但到落叶期(10月)又小幅回升。2)3种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氮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5 10月)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各林龄针叶氮含量升高和降低的时间存在差异,5 a和20 a林龄的针叶N含量从6月到生长旺盛期(7月、8月)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而10 a林龄针叶的氮含量6 7月份先逐渐降低,7 9月份急剧升高,落叶前期到落叶(9 10月)这段时间3种林龄针叶的N含量均急剧下降为最低值。3)3种林龄针叶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终维持稳定。4)5 a、10 a和20 a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针叶的C∶N变化范围分别为21.83 56.42、18.4358.49和22.54 87.83,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37.74%、42.05%和68.42%,随着树龄的增长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大。5)5 a、10 a、20 a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针叶C∶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9.17 402.85、180.54 395.01和213.02 398.75,变异系数依次为31.35%、31.43%和22.88%。6)针叶的N∶P,5 a、10 a、20 a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77 15.42、6.38 20.13和4.44 14.45,变异系数分别为39.65%、50.86%和33.03%。7)各林龄针叶的C、N、P平均含量以及各比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3种林龄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C∶N、C∶P均与相应的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着N、P含量的变化以对数方程的形式减小。同时发现,氮是秦岭地区幼、中林龄华北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土壤中的氮养分不足会制约林木的生长,因此对本研究区的土壤应及时补充氮肥以满足华北落叶松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93.
正从2009年年初至今,共诊治母猪产后瘫痪16例,治愈15头,淘汰1头。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散失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以上所诊疗病例多发生于断奶后1~3 d左右,个别猪在产后几天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病猪轻者后肢瘫痪,重者四肢不能站立,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昏暗潮湿所致。本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和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德美亚1号氮、、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三江地区的土壤供氮量为153.02kg/hm2,供量为41.25kg/hm2,供钾量为160.51kg/hm2。形成100kg玉米经济产量所需氮量为2.27kg,需量为0.50kg,需钾量为1.65kg。氮肥的利用率为22.14%,肥的利用率为7.55%,钾肥的利用率为26.60%。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几个药剂的田间试验表明,20%哒嗪硫EC100m L、120m L/667m2对稻纵卷叶螟2、3龄高峰期幼虫的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续期长,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上具有推广价值,建议每667m2推荐用量为100m L。  相似文献   
96.
97.
本试验以衡水湖轮叶狐尾藻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对氮、的固定,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腐烂时间对氮、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对氮、净化效果良好,且对氮的固定能力强于;狐尾藻在腐烂前期释放氮、的强度最大,而后强度逐渐减小。高温会促进氮、的释放。因此,为避免水体二次污染,应在植物进入枯萎阶段前尽快收割。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两种虾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评价,将18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单剂量灌服南极虾油(受试制剂T1),太平洋虾油(受试制剂T2),鱼油(参比制剂R)。用GC-MS检测血浆中EPA,DHA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对EPA而言,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T1,T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90.03±4.21μg/m L),(192.79±3.64μg/m L),(218.35±5.47μ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8.02±0.65)、(12.04±0.31)、(12.10±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3.32±6.72),(20.43±4.58),(19.23±6.24 mg)h/m L。对DHA而言,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T1,T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243.50±3.47μg/m L)、(219.52±2.04μg/m L)、(233.27±2.87μ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04±0.52)、(10.06±0.60)、(7.10±0.2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6.08±4.98)、(23.49±4.84)、(9.70±0.67 mg)h/m L。以鱼油做为对照物,南极虾油中EPA和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3.27±10.21)%、(134.56±20.51)%。太平洋虾油中EPA和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4.73±12.03)%,(49.26±8.79)%。结论表明与鱼油相比,南极虾油显著提高了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9.
甲胺,商品名称多灭、杀螨隆、克螨隆、高灭灵,是一种高效、广谱、毒性强、残留时间长、不溶于水与大多有机溶剂的内吸性有机杀虫剂,烟农广泛用于防治烤烟蚜虫。耕牛误食后,引起中毒。1发病情况每年9~10月份,师宗县丹凤镇的烤烟采收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日益威胁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经济领域,成为我国政府及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走绿色生猪产业发展之路,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测定1头猪的日排泄粪尿按6kg计,是人排粪尿量的5倍,年产粪尿约达2.5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