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42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71.
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蛾翅硬化后能飞翔,随蛾龄增长翅振频率逐渐增加,4、5日龄达到最高值,雌、雄个体分别平均为(47.91±1.50)Hz和(47.58±1.92)Hz;粘虫飞翔的适宜温度为11~30℃,最适温度在17℃左右,23~26℃时翅振频率较高,但持续时间较17℃短;翅振频率与补充营养关系密切,碳水化合物是粘虫蛾维持较高翅振频率和较长持续时间所必需的补充营养;气流的大小、方向显著影响粘虫娥的翅振频率和飞翔状态,在逆风状态时翅振频率最高,在逆风速为2m/s时飞行状态最稳定。  相似文献   
672.
《海鲜世界》1993,(3):23-24
(一)灯光诱虫;经研究试验,灯火诱虫以紫外灯最理想,其次是黑光灯,再是普通灯。利用这些灯光能诱集蝼蜻、甲虫、粘虫苍蝇、蚊子等,可为牛蛙提供大量的动物性饲料。  相似文献   
673.
674.
2018和2019年7~9月在齐齐哈尔地区通过在玉米田间悬挂黄板(40 cm×25 cm),设距地面1.0 m和玉米雌穗上2种悬挂高度,每7 d更换,调查其对双斑萤叶甲、蚜虫诱杀作用及对主要天敌昆虫的诱集影响。结果表明,黄板对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杀作用,高峰期周平均最多诱杀188头/板。平均单板诱虫量变化反映出双斑萤叶甲7月初始发,8月中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为盛发末期。黄板对有翅蚜有一定的诱杀效果,平均单板诱集有翅蚜量与田间单株玉米上无翅蚜种群密度呈显著线性相关。蚜虫种群密度高峰期,黄板诱杀区单株平均蚜量比不挂黄板(对照区)显著减低44.8%~45.3%(2018)和21.0%~28.3%(2019)。黄板对瓢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对草蛉、食蚜蝇等天敌基本无显著诱集作用。在齐齐哈尔地区黄板既可以用于田间监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又具有诱杀和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675.
玉米粘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遭受玉米粘虫侵害玉米的色泽、容重、千粒重、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析,认为无论遭受玉米粘虫侵害较重或较轻,玉米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676.
当前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是三代粘虫等重大病虫的暴发危害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监测和各地反映,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重于常年和上年,尤其是玉米粘虫将在东北、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集中暴发危害,水稻"两迁"害虫在南方大部稻区将偏重至大发生,东北稻区稻穗颈瘟、华北西北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流行风险增加,对秋粮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77.
葡萄虎蛾俗名葡萄粘虫,花花虫,葡萄虎子及鸢色虎蛾等。属鳞翅目、虎蛾科。是辽宁省朝阳县葡萄的主要害虫。它的生活史据在朝阳县调查、饲养,初步看出一年发生二代,以蛹态越冬。越冬蛹自5月中旬开始羽化成虫,成虫经过交尾产卵,到6月下旬开始孵化第一  相似文献   
678.
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具有一定的拒食、胃毒和生长发育抑制活性,不同浓度处理,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高剂量处理(20mg/mL)可使试虫拒食。中等剂量处理(10mg/mL)可致试虫抽搐、皱缩和拉稀,最终死亡。低剂量处理(2mg/mL)可明显抑制试虫的生长发育:可使幼虫虫体变细变短;可引起幼虫蜕皮异常,且5%的中毒幼虫最后因难以蜕掉旧表而死亡;可引起幼虫产生超龄;对幼虫头壳大小有明显的影响;可显著延长幼虫和预蛹历期,而对蛹历期无明显影响;可使幼虫(除超龄)体重明显减少,而使超龄蛹重明显增大;可引致粘虫产生畸形蛹而死,且超龄和正常龄期试虫合计畸蛹率为68%;可引致粘虫产生畸形成虫而死,且超龄和正常龄期试虫合计畸形成虫率为17%。  相似文献   
679.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云南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1年内有4次危害:a.1~2月在海拔1600m以下,越冬代粘虫危害玉米、小麦、黄豆和绿肥;b.4~5月,海拔1300~2000m范围内,1代粘虫危害小麦;c.6~7月,海拔1000~3200m地区,2代粘虫危害水稻、玉米、陆稻、小麦、青棵和燕麦等;d.8~9月,海拔1000m以下,3代粘虫危害晚稻。一般来说,4~5月麦子正处于成熟期,故云南对1代粘虫往往不予防治。因此,仅对越冬代、2代和3代粘虫的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粘虫的预测预报水平和适时防治其危害,试将越冬代、2代和3代粘虫发生趋势的回归统计预测预报研究予以总结。为方便有关生产单位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所有的回归预测式均已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680.
黄色粘虫板诱杀斑潜蝇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温室不同高度设置粘虫板和在温室同等空间内设置不同数量的粘虫板的试验结果表明 :粘虫板高度以下端高于作物 2 0 cm为宜 ;在一定的面积中 ,以悬挂 1张粘虫板的诱虫量最大 ,但悬挂的张数越多 ,总捕获数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