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64篇
农学   434篇
基础科学   51篇
  46篇
综合类   2562篇
农作物   44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390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不同甘薯脱毒苗对蔗糖浓度的特异性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干率和产量进行分类)的甘薯品种和蔗糖用量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甘薯组培苗在不同糖浓度下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在繁殖系数和株高上的差异都非常明显,且都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生根数在不同类型间差异不明显。MS 30g糖能较好地提高甘薯组培苗的繁殖系数和促进植株增高,在后期的作用更为明显;发根条数在3种糖浓度下差异不明显,存在一定的高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脱毒甘薯Ⅰ号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延长了块根生长期、延长了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增加了光合产物积累,提高了产量,以施K2O16kg/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提高脱毒甘薯栽培产量与质量,本文结合河北省秦皇岛市脱毒甘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分别立足于脱毒甘薯苗选种与繁育、脱毒甘薯栽培过程、脱毒甘薯切蔓与收获3个阶段进行介绍,结合秦皇岛当地土壤、气候等基本情况,提出脱毒甘薯栽培的建议,按照因地制宜要求总结高效栽培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当地脱毒甘薯栽培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从而为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4.
兰州百合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通过茎尖、鳞片、种子、花丝等外植体培养,花丝培养结合热处理,对百合进行脱毒研究,结果表明,花丝较理想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花丝诱导出不定芽后,(37±2)℃热处理28 d,切取(0.9±0.1)mm茎尖培养,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无症状病毒(LSV)的一次性脱毒率均达80%以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5.
脱毒甘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致使品种生产性能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实践证明,因甘薯病毒病影响,可减产25%左右,有的品种减产超过50%。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毒病,而通过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则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招远市1996年开展脱毒甘薯推广工作,累计推广0.67万hm2,增收2000多万元。同时把覆膜栽培应用于脱毒甘薯生产,在辛庄镇寺口村开展的脱毒甘薯覆膜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山东省市专家实地验收,产量达到77325kg/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脱毒甘薯的增产因素1.1改善了营养生长状况甘薯脱毒苗栽插后,地上部表现生长势强,出苗早,缓苗快……  相似文献   
106.
特种甘薯SPSM脱毒后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特种甘薯SPSM脱毒后的增产效应丁成伟,华希新,钮福祥,唐君(江苏省徐州甘薯中心221121)特种甘薯SPSM是巴西联邦国立农科大学郑西蒙教授发现的品种。1973年由日本医学博士杨天和从巴西引至日本,1982年引入我国上海,1983年传至徐州等地,并...  相似文献   
107.
胡晓艳 《食用菌》2009,31(5):1-3
概述了食用菌病毒的危害、应用脱毒菌种的优势及制作脱毒菌种的几种方法。可为相关工作者及广大菇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运用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4种方法,脱除西伯利亚百合品种CMV、LSV和LMoV病毒,分析了4种处理后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结果表明:以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不同类型魔芋脱毒种芋的萌芽出苗特性、田间长势、分苗数、田间发病情况、产量、球茎膨大倍数、繁殖系数、生长周期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比原原种提前8~18天出苗;一级包衣种、二级种的分苗数较多;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的田间发病率低于原原种,其中一级包衣种发病率最低,仅为7.4%.二级种、三级种综合性状较好.生产力水平高,膨大倍数高,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得到大量种芋,解决生产中种芋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针对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蔗脱毒苗在茎尖培养阶段由于污染率和褐变率高培养成功率较低问题,在甘蔗的热处理、茎尖解剖、接种等阶段设计不同试验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热处理时应需不同的水浴温度和时间;在茎尖解剖前,使用75%酒精处理可以减少茎尖培养的污染率;在接种前,将茎尖放到无菌水或者150mg/L的PVP(聚乙烯毗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可以减少酚污染,PVP还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活性炭的作用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