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70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黄体退化的分子机制及早期黄体钝化的某些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体退化是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它控制着生殖周期的长短 ,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 ,已证实前列腺素F2α、催产素、内皮素 1及一氧化氮合酶等多种因素参与黄体退化过程。在黄体发育早期 ,外源PGF2α不能诱导黄体溶解 ,可能原因有 :(1)早期黄体内缺乏内皮素 1,(2 )黄体早期生物学反应减弱导致受体脱敏 ,(3)早期黄体中存在PGF2α代谢酶 ,(4)PGF2α不能激活黄体细胞内蛋白激酶C效应体系  相似文献   
32.
偏重亚硫酸钠钝化生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Na2S2O5处理生豆粕,进行适宜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当生豆粕TIA和UA分别为29.72酶活单位和1.95△pH时,分别用0.3%、0.4%、0.5%和0.6%NaS2O5处理RSBM,TIA依次降低了51.8%、55.96%、59.83%和52.05%,均极显著地低于RSBM(P<0.01)。0.3%Na2S2O5对UA无影响,其它处理UA提高约0.06△pH。  相似文献   
33.
豆浆、牛奶不仅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而且对侵染植物的多种病毒具有钝化作用,可用于防治蔬菜病毒病。1.豆浆治番茄病毒病。据试验,在番茄病毒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生豆浆1份,加水10—20份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和钝化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及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从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宁夏和甘肃6省(区)的部分规模化养鸡场的病、死鸡中分离鉴定32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分离菌对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耐药基因,用DNA Star软件对获得的耐药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3.4%、49.3%、37.5%、34.7%、22.8%和5.3%,对妥布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40%以上。3重以上耐药菌株占80%(256/320)。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Ⅱ、aph(3′)-Ⅰ和aac(6′)-Ⅰ的检出率分别为50.9%、25.9%和3.1%,未检测到aac(3)-Ⅳ、ant(3′′)-Ⅰ和aph(3′)-Ⅱ基因。研究表明,分离的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存在,以多重耐药为主,且对妥布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性不断上升。耐药基因aac(3)-Ⅱ和aph(3′)-Ⅰ的检出率与其耐药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不同钝化剂对铅锌矿区周边农田镉铅污染钝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S)、石灰(L)、腐植酸(H)、生物炭(B)和钙镁磷肥(P)对云南某铅锌矿区周边玉米农田的修复效果,并采用BCR形态分级试验研究土壤钝化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和海泡石可显著提高土壤pH。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DTPA提取态Cd、Pb含量,盆栽试验中,生物炭45 t·hm~(-2)处理对Cd钝化效率可达45.3%,石灰2.25 t·hm~(-2)处理对Pb钝化效率可达60.6%;大田试验中,钙镁磷肥3 t·hm~(-2)处理对Cd最高钝化效率可达48.3%,石灰4.5 t·hm~(-2)处理对Pb钝化效率可达25.3%。石灰、海泡石和生物炭对重金属形态变化影响显著,可促进重金属由高活性形态向低活性形态转换。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中Cd、Pb含量,生物炭22.5 t·hm~(-2)处理下,Cd最大降幅85%,作物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Cd≤0.1 mg·kg-1),石灰4.5 t·hm~(-2)处理下,Pb最大降幅59.6%,但未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Pb≤0.2 mg·kg-1)。部分钝化剂可以起到增产的作用,腐植酸22.5 t·hm~(-2)处理下可增产29.1%。综合分析不同钝化剂及其施用量的效果可知,海泡石和石灰是对该矿区周边Cd、Pb污染农田修复效果最佳的钝化剂,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海泡石45 t·hm~(-2)和石灰2.25 t·hm~(-2)。  相似文献   
36.
硼泥对猪粪厌氧发酵重金属铬及其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含有重金属添加剂饲料的使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为减少重金属的危害,该文以猪粪为发酵原料,重金属Cr为研究对象,硼泥为钝化剂,在接种物量为30%、TS为10%、温度为35℃、p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40 d厌氧发酵试验。研究添加2.5%、5.0%、7.5%3种比例的硼泥对猪粪厌氧发酵中重金属Cr的形态变化、有效态钝化效果及发酵前后沼渣光谱特征的影响,采用BCR连续提取法(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sequential extraction)分析重金属Cr的形态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对物料光谱特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粪厌氧发酵过程中添加硼泥有利于重金属Cr从有效态转化为稳定态,当添加7.5%硼泥处理时有效态Cr转化为稳定态Cr的效果较好;猪粪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添加硼泥能提高重金属Cr的钝化效果,且随着硼泥添加量的增加,钝化效果越好;通过显著性分析,添加7.5%硼泥处理时钝化效果较好,达到63.79%,显著优于猪粪单独发酵和添加2.5%与5.0%硼泥的处理(P0.05);FTIR显示厌氧发酵后,沼渣中酰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族化合物等有机物分解减少,芳香族等腐殖质增加,且添加7.5%硼泥时有机物腐殖化程度最好。因此猪粪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硼泥,可以降低沼渣中重金属Cr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猪粪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和提高厌氧发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据调查,贵州六盘水市耕地土壤环境不容乐观,耕地土壤重金属Cd污染问题突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了典型Cd污染耕地,采用品种调整、原位钝化、微生物修复与叶面调控等4项农艺调控措施试验,通过对治理后土壤中Cd含量和玉米籽粒中Cd含量综合评价治理效果,筛选适宜六盘水市Cd污染耕地的治理技术模式。结果表明,4项措施均可使玉米籽粒中Cd含量不超标,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标,其中降低土壤中镉含量,原位钝化效果最好,最大降幅约23.90%;降低玉米籽实中镉含量,叶面调控措施显著,最大降幅约40.00%。  相似文献   
38.
土壤钝化剂对磷石膏污染土壤中Cd的钝化修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钝化剂对磷石膏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加不同组合钝化剂[废铁屑(I,I1、I5分别表示含量为1%、5%)、粉煤灰(F,F1、F5分别表示含量为1%、5%)和过磷酸钙(S,S1、S5分别表示含量为1%、5%)]对磷石膏污染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以及对玉米幼苗生长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I5+F1+S1和I5+F5两种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外,其他处理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各处理均能提高磷石膏污染土壤电导率,此外,I1+F5、I5+F1+S1和I5+F5这3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磷石膏污染土壤pH。各处理均可降低磷石膏污染土壤有效态Cd含量,I5+S5、I5+F1+S1和I5+F5这3种处理的降幅最大,分别为39.13%、45.65%和41.30%。各处理均可降低玉米幼苗地上部分Cd含量,I5+S5、I5+F1+S1和I5+F5这3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降幅分别为29.47%、21.95%和31.71%。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磷石膏污染土壤中Cd的活性,其中I5+S5处理在不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同时,还能减少其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39.
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的一些可以引起人和动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大豆抗原蛋白,从而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文中阐述大豆抗原的组分、分离提纯的方法、抗原蛋白过敏反应的机理,总结了消除抗原蛋白过敏反应的方法,为该类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米曲霉中性蛋白酶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大豆饼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大豆蛋白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从中性蛋白酶加重、酶解温度、Na2SO3加量、不同金属离子和酶解时间等方面考察了米曲霉ZW-06所产中性蛋白酶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豆粕中添加1∶500(质量比)的蛋白酶就能钝化豆粕中40%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温度对蛋白酶钝化胰蛋白酶抑制荆的影响很小,金属离子的加入普遍抑制蛋白酶对胰蛋白酶抑制荆的降解,酶解时间在30 min就能达到最大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