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6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73篇
基础科学   64篇
  752篇
综合类   2505篇
农作物   223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425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为研究0.40%硫酸软骨素(CS)和酸解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AOKGM)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及胁迫之后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肝脏、肾脏和鳃)积累量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98.00±8.54) g的齐口裂腹鱼分为3组(对照组、AOKGM组和CS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然后每个实验组选取120尾齐口裂腹鱼暴露在环境中,进行15 d的胁迫实验(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1.00 mg/L),分别对2种多糖在齐口裂腹鱼生长及抗氧化性能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及分析胁迫后2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的积累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显著提高了齐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脾体指数和头肾指数;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质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显著影响。CS和AOKGM均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葡萄糖(GLU)含量;CS能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胆固醇(TC)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浓度0 mg/L相比,MDA含量在浓度为1.00 mg/L时最高,SOD活性在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GSH-Px活性在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降低,NO含量在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升高。胁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降低;NO含量在浓度0.10~1.00 mg/L胁迫时显著降低;CS显著提高浓度0.10、0.25 mg/L胁迫下的GSH-Px活性,AOKGM组GSH-Px活性在浓度为0.25、1.00 mg/L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无组对比,齐口裂腹鱼肝脏、肾脏和鳃的积累量在各浓度下显著增加;而CS和AOKGM均能够降低机体组织含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40%的2种多糖均能提高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性能,降低胁迫下鱼体肝脏、肾脏和鳃中的积累量,缓解对齐口裂腹鱼造成的氧化损伤,为齐口裂腹鱼饲料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研究了紫菜、海带、裙带菜和羊栖菜中的存在化学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于4种海藻中,1 mol/L氯化钠提取态和 2% 醋酸提取态的所占比例较大,两者约占总含量的76.3%~92.9%。0.6 mol/L盐酸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和80%乙醇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小,其中乙醇提取态(离子态)约仅占总含量的0.4%~9.2%,且对于4种海藻,紫菜中的离子态所占比例最低(均小于1%)。实验进一步证实以海藻中总含量作为检测标准不能准确反映海藻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因此亟需建立海藻中针对毒性较强的离子态的检测标准限量和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以保障我国海藻产业和出口创汇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海域鲍体镉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国部分海域鲍体(cd)的质量分数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鲍体cd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鲍体W(Cd)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0.88mg·kg^-1,变化范围为0.06-1 2.02mg·kg^-1,其中广东、福建、山东和辽宁海域鲍体W(Cd)分别为(0.42±0.21)mg·kg^-1、(0.61±0.27)mg·kg^-1、(1.21±0.35)mg·kg^-1和(1.52±0.20)mg·kg^-1,不同海域鲍体W(Cd)差异显著(P〈0.05)。2)鲍体W(Cd)高于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海洋生物,与贝类产品埘(Cd)相当;鲍体W(Cd)与栖息环境中cd的污染程度有密切关系。3)鲍体cd对人体的致癌性年风险指数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风险水平,通过鲍膳食途径的人体cd暴露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人量推荐值。研究结果对于鲍的健康养殖和安全消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考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是否可以作为四氯乙烯(PCE)和(Cd2+)联合污染生物指标,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PCE和Cd2+联合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肾脏和鳃组织SOD以及肝胰脏、肾脏POD的影响。结果表明:(1)PCE和Cd2+复合污染胁迫时,草鱼肝胰脏SOD随着时间变化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最高浓度组始终低于对照;(2)肾脏SOD在所有暴露浓度组随着时间变化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除最低浓度组在120 h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显著低于对照;(3)鳃组织SOD也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始终低于对照;(4)高浓度组(1/4TU和1/2TU)草鱼肝胰脏和肾脏P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变化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但肝胰脏和肾脏的POD活性始终显著低于对照(P0.05);(5)草鱼鳃组织SOD活性明显低于肝胰脏和肾脏。PCE和Cd2+分别破坏了酶的蛋白结构和诱导了鱼体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二者联合污染比单一污染加剧了草鱼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5.
海湾扇贝对海水中镉的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季相山 《水产学报》2006,30(6):801-805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暴露实验中海湾扇贝不同器官组织富集、排放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水体中通过被动扩散进入海湾扇贝鳃,根据吸附等温线并结合直线拟合结果得海湾扇贝鳃对的单层饱和结合量为2.12 μmol·g-1 干重。鳃对的富集量和富集速率与水相中浓度成正相关关系,最高浓度组(2 μmol·L-)的富集量和富集速率分别为(1.5±0.52) μmol·g-1 干重和(0.375±0.13) μmol·(g·d)-1。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海湾扇贝鳃、内脏和肌肉富集量逐渐增加,14 d(336 h)后,内脏和鳃中富集达到平衡,但肌肉中富集是否达到平衡,尚需进一步研究。盐度对海湾扇贝鳃、内脏和肌肉富集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富集在海湾扇贝体内的不断被排出,其中鳃的排放率最大,达到了38.3%,其次是内脏、肌肉。  相似文献   
106.
广东沿岸牡蛎体Cd含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98 9~ 1997年广东沿岸 12个采样点近江牡蛎 (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Cd的测定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 ,分析了广东沿岸牡蛎体Cd含量与时空分布特点。所有牡蛎体样品均检出Cd ,含量为( 0 .0 8~ 7.81)× 10 - 6,总平均值为 1.92× 10 - 6。粤东与粤西沿岸除个别样品外 ,绝大部分Cd含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 ,而珠江口沿岸样品的超标率则达到 2 5%。牡蛎体Cd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珠江口 >粤西 >粤东。1989~ 1997年 ,牡蛎体Cd含量的年际变化呈双峰分布 ,次高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 1992年和 1995年 ,其余年份虽有波动 ,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7.
Cd2+、Hg2+、As3+对可口革囊星虫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次生体腔注射、静水法研究了Cd2 、Hg2 和As3 对可口革囊星虫的单一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d2 、Hg2 和As3 对星虫的24 h LD50分别为:158.79 mg/kg,87.39 mg/kg和295.80 mg/kg;48 h LD50分别为:74.94 mg/kg,39.89 mg/kg和46.35 mg/kg。Cd2 、Hg2 、As3 对星虫的毒性大小为:Hg2 >As3 ≈Cd2 ,LD50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毒性反应:注射Cd2 组星虫身体伸长,吻变细,肠管排出;注射Hg2 组身体变硬,分节;注射As3 组身体变软。相对增重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注射浓度,相对增重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时间,Hg2 、As3 处理的星虫有显著差异,而Cd2 处理的星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杂交稻头季与再生季积累分配特性差异,为再生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Y两优9918和甬优414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比较头季与再生季产量与积累分配特性。【结果】1)甬优4149再生季产量显著低于头季,而Y两优9918表现相反;两品种再生季有效穗数、结实率显著高于头季,而千粒重显著低于头季;2)两品种头季成熟期根、茎、叶、穗含量均显著低于再生季,再生季糙米含量为0.13~0.17 mg/kg,显著高于头季;3)再生季各器官含量、积累量、日均积累速率、转移系数与富集系数均大于头季,Y两优9918与甬优4149再生季总积累量分别是头季的4.28和2.67倍,再生季糙米含量分别是头季的1.63和1.42倍;4)头季穗部主要来自灌浆中期-成熟期,而再生季主要来自齐穗前,积累最快阶段存在品种间差异;5)两品种稻桩积累量在再生季全生育期内表现累积趋势,但各生育阶段的表现存在品种间差异,Y两优9918以灌浆中期为界先降后升,甬优4149表现先降后升再降趋势。6)本研究条件下,Y两优9918头季产量低于甬优4149,但再生季产量表现相反,两品种全年产量差异不大;甬优4149器官含量、积累量、日均积累速率及富集系数一般高于Y两优9918。【结论】再生季超标风险大于头季,在污染稻作区应慎重发展再生稻,同时再生季降措施的应用应以齐穗前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9.
以籽粒(Cd)含量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Cd吸收转运,生理效应对籽粒Cd浓度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Cd含量为1.57 mg/kg的上壤中,中香1号(A16,低Cd 品种)和IR65610-38-2-4-2-6-3(A54,高Cd品种)糙米中Cd含量分别为0.88和0....  相似文献   
110.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61  
 以籽粒积累水平不同的两种品种(丙97252,低积累型;秀水63,高积累型)为材料,研究了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处理设0.0、0.1、1.0和5.0 μmol/L 4个水平。结果表明,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合成,改变植株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抗氧化酶活性上,根和地上部对胁迫的反应存在着差异。总体上,SOD、CAT和POD活性随水平的提高而减少,而MDA含量则表现相反。根和地上部MDA含量随着培养液中浓度提高而增加,且增加幅度秀水63明显大于丙97252。与对照相比,生长在5.0 μmol/L Cd处理下的植株, SOD活性在孕穗期下降46%~52%,在分蘖期仅下降13%~19%。高浓度胁迫下,两品种在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上表现不同,显示出它们对的耐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