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林业   528篇
农学   598篇
基础科学   338篇
  235篇
综合类   2947篇
农作物   405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1197篇
园艺   538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42.
据《科学》5月1日的报道,德国科学家Stegemann S.和BockR.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植物组织移植的交界处,细胞遗传物质可以频繁进行交换。组织移植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从植物育种到动物器官移植,都包含在这个概念之内。传统的观点认为,组织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各自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移植的组织供体和受体虽然融合在一起,但是它们的遗传物质不会混合。  相似文献   
43.
1.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产品创新要强调个性化设计,要研究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产品创新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把产品创新的着眼点放在增加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等方面是世界各国企业产品创新的一致选择。  相似文献   
44.
6月份大多数仙人掌类已进入旺盛生长的后期,此时全国各地气温逐日升高,南方则是梅雨季节过后的持续闷热时节,多数种类的生长已呈现缓慢或停滞的趋势,因此,6月份以后的仙人掌花卉的栽培管理,应注意掌握好以下五个要素——水分、阳光、空气、温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45.
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种间天然远缘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牧草试验站的田中发现了数株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ElgmusdahuricnsTurcz.)的种间天然远缘杂种植株,穗子外形特征为晚熟老芒麦和披碱草的中间型、半弯的镰刀状型,取样固定,经花粉母细胞镜检发现,染色体数为2n=35(SSHHY),这与预期数相符,表明了它是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的天然远缘杂交种,并且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46.
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林兴桂  尹立荣 《园艺学报》1993,20(3):231-236
  相似文献   
47.
48.
理想株型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培育成功与应用,标志着栽培稻种内部资源间遗传信息的交流及配组变得相当容易、栽培种资源的利用已趋饱和。要在亩产800Kg的高平台上取得水稻育种的新突破,种质创新是基础。因此,必须拓宽资源利用范围,转移远缘物种有利性状基因,创新水稻种质。而利用远缘资源创制水稻新种质,必需采用基因工程等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49.
向日葵种间杂交中胚培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云南农业》2006,(3):43-43
误区一:现在担心心脏病还太早;误区二:不怕阳光照射;误区三:牙病是小事情;误区四:举重就是锻炼的全部;误区五:看医生比患癌症更可怕;误区六:女性才有中年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