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17篇
  46篇
综合类   43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唐河县土壤适宜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生产,为了保障"豫南粮仓"的稳固地位,近年来唐河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全力打造小麦高标准粮田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4日,财政部发布《2012年中央财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力度》的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亿元,比2011年增加60亿元,增长26.09%。其中安排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为240.53亿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强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10多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扬州市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连续投入和整合资源等做法,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为高产丰收、调整结构.发展高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大投入、强化设施、提高标准、示范推动的有效措施.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本农田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治,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部分基本农田低产低效、基本农田布局零星、分散、布局不合理问题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以河南省扶沟县某乡镇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土地整治项目的设计流程,以及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60亿元,增长了26%,是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安排增量资金最多的一年。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5措并举,努力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  相似文献   
18.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与项目区选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基于GIS和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统筹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从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冷热点分析遴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果表明,研究区较为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建设区、重点建设区、全面整治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的面积分别为27 004.83、17 040.40、4 361.16、5 761.55 hm2。其中优先建设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区以整治项目为依托提升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整治建设区以优化耕地布局和提升潜力为主,不宜建设区应注重修复提升地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通过冷热点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的联系模式,实现了快速识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合研究区实际遴选了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同时,基于障碍度模型诊断识别各项目区的主要障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各项目区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9.
田亚娟 《乡村科技》2023,(5):144-146
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完善耕地配套设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任务倒挂”影响项目空间布局、重增轻存情况普遍、“职顺力弱”与建设需求不匹配、“一张图”监管目标尚未实现、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对此,各地要调整导向机制、优化项目空间布局,建新与改存并重、提升农田建设实效,科学赋权赋能、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一张图”监管目标,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从而高效高质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吃饭田”。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西藏耕地质量状况为出发点,结合西藏实际,对西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遇到的耕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西藏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