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37篇
  418篇
综合类   1654篇
农作物   272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290篇
园艺   279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自配有机废水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研究表明中温条件下(31~35℃),进水COD浓度为8200~9000mg  相似文献   
42.
ABR反应器性能研究:回顾与总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是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本文主要是对ABR反应器问世以来关于它的研究及相关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与分析,找出待研究领域和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二相UASB反应器中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二种颗粒污泥均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并且产酸颗粒污泥的湿密度、强度和稳定性均优于产甲烷颗粒污泥。(2)二种颗粒污泥的表面元素基本相同,但内部Ca,Si含量相差较大,并且均未发现有FeS存在。(3)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中胞外多聚物(ECP)的含量分别为0.57%和1.46%(以污泥干重计)。ECP中的主要成分为糖和糖醛酸。  相似文献   
44.
UASB反应器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微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容积为5升的UASB反应器启动试验,研究了反应器内以葡萄糖为基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不同类群细菌的消长规律。依据对颗粒化过程中细菌行为的观察,初步提出了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讨论了细菌种类对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斜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告了用16.1升斜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试验研究。试验使用稀释酒精废水为模拟处理基质,启动阶段仅用77天时间,装置水力负荷达到2m3/(m3.d),COD去除率达到78.9%,此时进水COD浓度为767.8mg/L。在第二阶段试验中,仅用一天时间,装置就恢复了时隔半年的正常运行。以后在温度12℃以上,HRT为12小时,进水COD浓度在660.0~982.0mg/L范围的129天稳定运行中,平均COD去除率为76.1%。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启动快,运行稳定,工艺控制简便的优点。水浸没的成组浅层斜板在UASB/ITS反应器中有良好的污泥截留能力和稳流效果,容易生成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最大粒径可达5mm,SVI为18.2ml/g。颗粒污泥中以甲烷丝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46.
三相分离器是厌氧反应器的核心部件,三相分离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揭示气液固三相分离过程.文章通过建立冷模实验系统探究了三相分离器气体分离收集的过程,并考察了曝气量、进水量对气相带水量、气相带水能力、颗粒流失等三相分离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相在三角堰内完成分离收集然后汇聚到集气室内,最后夹带一定量的液体由提升管排...  相似文献   
47.
摘 要:在澳洲坚果园进行病样采集时,发现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将采集的病叶进行分离,并运用科赫法则测定致病性,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都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一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ITS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将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最有利于病原菌生长,培养3天后,菌落直径达62.9 mm,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病原菌在15-30 ℃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病原菌在pH为4-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为7时生长最佳,全光照有利于病原菌生长。本文首次报道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辽宁1号’核桃较适宜的有机肥种类及施肥方式,以‘辽宁1号’核桃树为试验材料,利用半焦肥、鸡粪及生物菌肥三种有机肥进行施肥处理,检测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及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施肥能显著提高果仁黄酮含量;鸡粪能显著提高果仁Fe、Zn含量以及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5.0 kg半焦肥能显著提高果仁多酚、土壤有机质含量;10.0 kg半焦肥施肥能显著提高核桃单果重、横径、脂肪含量,矿质元素中K、Ca、Mg、Cu的含量以及土壤全磷含量。综合比较,10.0 kg/株半焦肥施肥对核桃相关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0 kg/株半焦肥施肥是较优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49.
生防木霉菌Tr9701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生防木霉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木霉菌属,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该菌以小麦粉和豆粉浸出液培养基生长最适,在小麦粉和PDA培养基上孢子生成最快、产生孢子量多,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溶液中萌发效果最好;20~30℃为其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木霉菌菌落生长和孢子可以耐受45℃的高温,致死温度为55℃持续15 min;适宜pH为5~8;短时间紫外线照射不会对生防木霉菌的生长和孢子着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0.
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测定过程中,棉花黄萎病病菌通过提纯复壮而达到较强的侵染能力,并制备出较多的黄萎病菌粗毒素。介绍了粗毒素的简易制备、根冠细胞培养与制备过程以及染色过程中染色剂的选择、染色时间的长短。实验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几点改进:总结出细胞振荡时间在1~2 min之内;之后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6 h;选用pH为6.5的0.01%中性红染色3~5 min,之后加入一滴0.2%伊文思兰染色,伊文思兰的染色时间应严格掌握在3min以内等,为根冠细胞测定方法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