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259篇
基础科学   305篇
  1080篇
综合类   1972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究红壤区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为红壤区土壤资源的利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红壤区6种不同母质发育耕作层和犁底层水稻土,选择无水酒精、0.1 mol/L NaOH溶液、0.002%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Cl溶液作为分散液,以超纯水为对照,采用湿筛法测定水稳性团聚体量....  相似文献   
172.
为明确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CH4和CO2累积排放量的影响过程与机制,本研究以稻田红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按土壤质量的1%等碳添加量设置对照(CK)、稻秆(RS)及300、400℃和500℃下制备的稻秆生物炭(RSB300、RSB400、RSB500)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稻秆及稻秆生物炭添加0、30 d与120 d时,稻田红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总有机碳(TOC)、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fcPOC)、游离态细颗粒有机碳(f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游离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fMOC)及闭蓄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oMOC)的变化差异,并探讨了稻田红壤CH4和CO2累积排放量与各有机碳组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稻秆生物炭添加后稻田红壤中DOC、TOC、fcPOC、ffPOC、oPOC和fMOC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oPOC与oMOC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fcPOC与fMOC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CK处理相比,RS处理的稻田红壤中CH4和CO2的累积排放量均显著且持续增加;RSB各处理的稻田红壤中CO2的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只有RSB300和RSB400处理的稻田红壤中CH4的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且在培养120 d时分别增加了188.5%和32.7%(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添加稻秆及稻秆生物炭的稻田红壤中CH4和CO2累积排放量虽与DOC、ffPOC和fcPO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其中DOC和fcPOC含量起主导作用(P<0.01)。研究表明,添加稻秆生物炭可以有效提高稻田红壤中各有机碳组分的含量与稳定性,且500℃热解制备的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中CH4、CO2累积排放量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3.
为了优化鄂东地区稻田耕作制度,挖掘作物周年生产潜力,提高作物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连续4 a的定位试验,比较了油菜-玉米 (oilseed rape-maize,O-M)、油菜-水稻 (oilseed rape-rice,O-R)、油菜-节水抗旱稻 (oilseed rape-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O-WDR)、小麦-玉米 (wheat-maize,W-M)、小麦-水稻 (wheat-rice,W-R)、冬闲-双季稻 (fallow- double season rice,F-DR)6种二熟制种植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生产效益、温光资源和氮磷利用以及土壤氮磷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周年经济产量以W-R模式最高,其次为O-R模式,而平均周年生产效益以O-R模式最高;氮利用率以O-R和W-R模式在鄂最高,磷利用率以O-R模式最高,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则以F-DR模式最高。经过4轮复种后,O-R模式在鄂东地区具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良好的生产效益,并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肥力和降低氮流失风险,具有替代传统双季稻模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4.
电磁场对绿豆萌芽的超弱发光和腺苷三磷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1000v/cm,500v/cm静电场和0.1T,0.2T恒磁场对绿豆萌芽的超弱发光强度以及腺苷三磷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75.
水陆稻在三亚及思茅的生育期及株高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代表性的18个水、陆稻品种,在云南思茅夏季的低温长日照下旱栽及海南三亚冬季的高温短日照下水栽表明,云南粳型水稻主体亲源对光、温敏感、水栽时植株升高不显著;矮杆灿型水、陆稻品种及粳型陆稻品种的和育期受光、温、水影响不大,但水分使灿稻的植株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6.
探讨了中国古代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模式,分析了其对当时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产生的作用,为建立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7.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采用石灰(L)、泥炭(P)、猪粪(M)、石灰 泥炭(LP)、石灰 猪粪(L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污染田进行改良的田问定位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处理石灰、石灰 泥炭和石灰 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Cd、Pb的吸收,糙米中Pb的含量在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78.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8个水稻品种和16个F1组合籽粒的灌浆特性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除第一、三生长阶段灌浆持续时间无差异外,其它各阶段间灌浆持续时间,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均极显著。各阶段灌浆特性具有相关性,并对终结性状有重要影响,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决定因素不同,第一阶段为灌浆持续时间,第二、三阶段为灌浆速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主要受灌浆速率的影响,随着籽粒的发育,灌浆持续时间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9.
云南省再生稻种植气候生态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个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指标中选出≥10℃年积温、9月平均温度、年降雨量、8-10月日照时数等4个主要成分作为区划分区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云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分为3个气候生态区。即滇西南高温多雨多日区,滇南低纬温暖区和滇中,滇北,滇东北高温少雨,温凉寡照区。  相似文献   
180.
不同浓度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不同浓度镍处理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以及两者间的可能联系,以湘晚灿15-1种子为材料,经0.25~1.00μmolL的硝酸镍浸种后,发现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平均发芽日数延长,幼根、芽生长阻滞,生物量减小,表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各浓度的硝酸抑制种子中SOD,CAT和POX活力(除0.25,0.50μmolL的硝酸镍处理下,POX活性上升外),MDA含量升高,电解质外渗率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