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9篇
  26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选取山东省2012年—2020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山东省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整体及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同时借助地理空间分异图以及三维趋势图分析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状况。经一系列分析后,结果显示:(1)山东省整体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区域之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日益缩小。(2)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布不均匀且具有不均衡性,序列两端区域稳定。(3)从东西方向来看,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由西向东平滑过渡,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南北方向上呈现南部与北部弱于中部地区的趋向。各区域在空间上仍存在差异但也呈缩小的趋势,但空间差异格局仍然存在。最后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1)西部地区要依靠技术创新改造其传统农业存在的弊端,加大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投入力度;(2)东部地区依靠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3)中部地区依托其地形的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2.
游泳  龙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76-18278,18324
以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最能反映边远山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信息资源、信息应用、信息产业和信息人才等指标,构建边远山区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对毕节试验区8个县(市)进行了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毕节试验区8个县(市)农村信息化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毕节市〉金沙县〉黔西县〉纳雍县〉大方县〉赫章县〉威宁县〉织金县,农村信息化水平最好的是毕节市,信息化水平最低的是织金县和威宁县。可以为决策者科学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余凤鸣  杜忠潮  周杜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24-21227
[目的]研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方法]首先构建了西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值法对2001~2010年西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并针对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结果]2001~2010年,西安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呈稳定上升趋势,达到了良好协调发展水平;但2005年以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各子系统间的发展速率差异比较明显,经济效率和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经济活力发展较慢,并呈现不稳定性。[结论]该研究为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典型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精细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精细评估可为城乡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焦作市山阳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软件,对山阳区43个行政村单元进行了土地生态状况评估。以土地生态状况自然基础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土地污染退化状况、生态建设与保护综合效应指标及区域性指标5个方面为准则层,选取了10个评估指标、27个元指标构建了山阳区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标准化,熵值法定权重,计算生态状况的综合评估分值,并根据分值大小将山阳区划分为5个区域。结果显示:山阳区生态状况优和良的土地占了总面积的40.5%,主要分布在北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区域;生态状况较差的地区位于北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丘陵地带,有煤矿开采活动,污染退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35.
依据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能够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判定用地效益显得至关重要。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化而体现用地效益多元化。为此,本研究选取社会经济及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巢湖流域,按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用地类型,差异化构建不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与二维象限法构建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效益综合评判逻辑模型,测度了巢湖流域农用地效益和建设用地效益,以及综合评判了研究区的用地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效益整体较偏低,效益值范围0.074 0~0.712 9,区域差异显著,庐阳区、包河区、长丰县、舒城县属于较高级别,无为县、和县、金安区相对较低,效益值均尚未达到0.100 0;建设用地效益区域差异悬殊,效益值范围0.048 7~0.918 4,较高区域集中于合肥市辖区及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等紧邻合肥县域,巢湖市、庐江县、和县、含山县、金安区、舒城县普遍较低。研究区归入到4个象限类型的评价单元数,依次为4、1、5、4个,结合不同类型象限内涵,本文分别针对每个区县提出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效益提升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6.
门可佩  唐沙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63-5965,5990
首先,在正确理解农业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综合性、代表性、合理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根据华东地区实际和有关文献,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结合我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社会发展实际,选取12个指标构建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按照现代科学决策规则,提出3个备选方案对比分析,并运用兼容度极大化法生成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可依次分为3类,第1类为上海,第2类为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第3类为江西、安徽。评价结果符合华东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最后,由于华东地区在资金投入、农村人口教育、农业科技研发、农民培训教育、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提出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科技的支持力度、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7.
基于熵值法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国内外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熵值法应用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并以陕西关中9大灌区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熵值法能有效减少主观因素对项目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项目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38.
连季婷  宋红月  汤永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86-11390
构建了一套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评价方法,并利用石家庄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年度变化与空间分异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9.
宋君  张生  李畅游  刘文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84-16985
乌梁素海湖泊是内蒙古河套灌区排灌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属性识别法运用到乌梁素海湖泊夏季水质评价中.并根据湖泊状况将其划分。对各个区域的水质进行分析,得出了乌梁素海2006和2008年夏季的水质状况,为乌梁素海湖泊的有效利用和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时间序列的结构分析是深入研究原始序列的重要前提。应用奇异谱分析并以极大熵谱估计为辅助,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进行时间序列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除了趋势项外,还具有周期分别约为10年、4~5年和3年,方差解释能力依次为23.22%、7.48%和3.44%的主周期波动成分;所有的周期波动成分的振幅均随时间而增大;长期趋势在改革开放前期增长速度较慢,而在中后期增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