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3064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4篇
  590篇
综合类   1417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通过分析浙江龙泉地区珍贵阔叶树种保护培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龙泉地区森林资源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
近些年来宁化县非常注重高质量、高品位绿色发展要求,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成就金山银山的经营理念不断向纵深推进,人们对乡土树种越来越倍加珍惜,因此急需加快乡土树种栽培与保护。本文从乡土树种林业内涵展开分析,阐述了乡土树种在宁化县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从乡土树种具有生长快[1]、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用途多、改良土壤性强、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丰富、林分生产力强、再生繁衍能力强等方面深入探索,从而证明了乡土树种在树种优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以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 300~1 400 m处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腐殖质质量分数,分析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阔叶混交林、竹林、杉木林次之;胡敏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杉木林最低;富里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竹林最低。除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无统一规律外,4种林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蔗糖酶活性土壤随土层加深皆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土壤密度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除磷酸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外,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腐殖质特征的影响较土层深度更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植被指数时序特征是否有利于落叶松人工林提取,以孟家岗林场为研究试验区域,根据落叶松人工林季相和物候特征,利用Landsat8OLI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内5种植被的归一化植被指数(I NDV)、差值植被指数(I DV)、比值植被指数(I RV)、增强型植被指数(I EV),构建相应的植被指数时序特征。采用最大似然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对单一时相影像和加入植被指数时序特征的影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影像中加入植被指数时序特征后,最大似然算法的分类总体精度为89.53%,Kappa系数为0.87,比单一时序特征的影像分类精度提高了13.35%;随机森林算法的森林类型分类总体精度为93.22%,Kappa系数为0.92,比单一时序特征的影像分类精度提高了19.8%。因此,加入植被指数时序特征后能得到更高的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65.
1992年春夏,大兴安岭北部出现了长期无雨天气本文重点研究林木在无雨期后首次和第二次降水过程中对降雨金属养分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系统对Ca、K、Na、Mg、Zn的吸收量大,使得降雨后输出系统的养分处于积累状态,另外,该地区空气尘埃含量少,不同时间降水金属养分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林内雨的金属养分元素浓度却有着明显变化。从再分配降水金属养分元素浓度变化情况来看,兴安岭落叶松林除了对Ca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和能迅速脱溶较多的K和Na外,林分能大量提供Zn,但对其它微量元素影响不大,可以说林木是降水金属养分元素的分布、循环、集累、亏损、输入、输出的支柱。  相似文献   
66.
大屏障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心点四分法对大屏障次生常绿阔叶林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在大屏障常绿阔叶林的最小取样点数,分析了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外貌以及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群落以小叶青冈Cyd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和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为优势种,群落终年常绿,板根现象不明显,但层间植物比较丰富,体现了一定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可明显地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大屏障次生常绿阔叶林对于该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对其的保护,促进森林的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67.
卢招雄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10-111,133
分析了不同封育时间闽粤栲群落的凋落物特征随不同立地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封育时间闽粤栲群落每hm2凋落物干重、每t干物质持水量及每hm2凋落物持水量随立地因子变化较小,t检验结果表明:每hm2凋落物持水量达到显著水平.从不同封育时间来看,封育20年后闽粤栲群落的凋落物每hm2凋落物干重、每t干物质持水量及每hm2凋落物持水量比封育10年后闽粤栲群落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封育20年后凹形每hm2凋落物干重、每hm2凋落物持水量与封育10年后凹形每hm2凋落物持水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凸形每hm2凋落物干重、每hm2凋落物持水量则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北方森林动物园观赏鸟类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06年3~6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园内12科158只观赏鸟的粪便进行了蠕虫虫卵检查,结果有32只鸟检出虫卵,感染率为20.3%,雉科、鹤科和鸭科的感染率分别为60%、35.7%和18.5%,检出的虫卵为蛔虫、毛细线虫和棘口吸虫卵。该调查为动物园制定鸟类驱虫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蔡学成  杨永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61-10962
森林资源分布具有辽阔性、复杂性、通达性差等特点,而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动态、便捷、可周期重复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研究森林资源状况的理想手段。目前,在森林遥感应用中,多源遥感数据的提供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于遥感信息的综合性、复杂性,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基于不同区域、不同季相和不同背景特征的森林遥感分类技术远未成熟。利用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校正、图像的增强和图像的分类等),获取样地的灰度值,结合少量地面实测样地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建立森林郁闭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检验以确保估测的精度,为林业生产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森林生物量测定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所必需的基础性研究。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10月份采用收获法(草本层、灌木层)和标准木法(乔木层)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以木荷Schima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优势种的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141.0770±17.4298)t.hm-2(平均值±标准差,n=3),其中接近90%集中于乔木层,其他层生物量分配较少。群落及其各层生物量种间分配差异较大,以优势树种木荷和米槠生物量为主,其生物量主要由树干组成,器官分配大小顺序为干>枝>叶。群落萌枝生物量主要集中在灌木层,50%以上由米槠萌枝生物量构成。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状况基本体现了以木荷和米槠为优势种的该群落结构特征及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量分配特征。表5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