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林业   220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254篇
  575篇
综合类   1215篇
农作物   245篇
水产渔业   296篇
畜牧兽医   271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利用了固液分离技术,对奶牛场内环境治理,尤其是圈舍内的清粪环节进行减量化改进。从技术角度上优化畜舍内的环境质量,从而弥补国内外现有畜禽养殖业中粪污治理模式中的弱项。本文以天津和润畜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规模化奶牛场为试验点,对其产生的粪污进行技术化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粪便经发酵、晾晒后可作为奶牛的卧床垫料而重复利用。污水经稀释匀浆后储存于贮水池,在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后,每天的产污水量下降了22%,粪污总量约下降21%。通过技术改进,固液分离处理后的粪污中,总悬浮颗粒物占比降低,污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降低60%以上,水质得到提升。固液分离技术可为规模化养殖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处理粪污、降低污染物含量的产业化排污模式,使规模化养殖产品更加安全健康,同时也可以使人民的日常饮食得到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2.
奶牛养殖在产能提升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本文梳理了奶牛养殖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环节,主要分为奶牛养殖活动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牛场日常运行耗能两个方面;结合奶牛养殖肠道发酵和粪污管理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归类整理了主要的减排措施,包括进行提高饲料质量和转化效率、粪污高效管理、清洁能源替代等方式,助力奶牛养殖实现低碳乃至零碳排放。  相似文献   
23.
在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成本日益增加,且区域间差异明显的背景下,饲料作为奶牛养殖主要投入品,了解其在规模化牧场生产成本中的结构对于优化奶牛日粮结构、降低养殖成本、缩小区域间养殖效益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规模牧场月度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规模化牧场饲料结构情况。研究发现,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相对更加科学,华北产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玉米、豆粕、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日粮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84.62%;不同产区奶牛日粮结构具有明显差距,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西北产区占比最高,玉米和豆粕在南方产区占比最高。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优质粗饲料和可替代饲料的利用,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4.
通过大量详实资料,对玉米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油分基因花粉直感等3种遗传效应的研究现状作了详细概述,根据相关的遗传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将三种遗传效应进行技术集成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高产高油玉米生产模式,有可能是未来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建模,即根据过去和现在已有的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引伸到未来的模型。而时序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是两种有效的预测方法。为此,介绍了这两种预测方法的原理,并预测了新疆兵团的农机情况。其结果表明:未来10年,新疆农机总动力和投入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将趋于最高值。  相似文献   
26.
Crop tolerance to land submergence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designing a surface drainage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lands. This paper collates the available data from various places in India related to the studies on the submergence tolerance of crops. The paper hypothesizes that a piecewise linear model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crop response to land submergence. According to this hypothesis, there would be no yield decline for a few initial days of submergence. If submergence continues beyond this period then there would be linear decline in yield. The unknown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optimum yield, threshold time and the slope which represents the per cent yield reduction per day of additional submergence beyond the threshold.Data in respect of wheat, pigeon peas, cowpeas, pearlmillet, maize and groundnu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data well, although in many cases the threshold is 0.0. The yield reduction varies from 5.3 to 23.2% for each day of submergence beyond the threshold. It appears that to allow for more than 1–2 days of submergence will result in more than 10% reducation in yield of dryfoot crops. For the maize crop, the seedling stage is the most sensitive stage followed by the silking stage. The grain formation stage is the least sensitive, although even at this stage the threshold is 0.0 and yield reduction is 9.3% for each day of submergence beyond the threshold. The data for 9 test crops from Texas and Venezuela were well described by the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iecewise linear model is a useful tool for describing submergence tolerance of crops and for working out surface drainage requirements for a given level of yield reduction. 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daily rainfall data from some selected location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every likelihood of submergence at most of the sta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developing wet farming techniques analogous to dry farm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7.
为解决随着大、中型联合作业机具和跨区作业的发展.农村中占机具总量大部分的小型机具出现闲置.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问题,提出了4条提高利用率的途径和农机主管部门应做好的5项工作。  相似文献   
28.
玉米中耕除草复合导航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玉米中耕除草过程中的自动导航作业,提高自动除草的效率和准确性,设计了一种玉米中耕除草复合导航系统。系统由基于GNSS的农机自动导航部分和基于机器视觉的农具自动导航部分组成,可通过GNSS位置信息进行农机自动导航,同时根据摄像头获取的玉米作物行信息控制农具铲刀进行行间除草。对农机的转向控制部分和前轮转角检测部分进行了机械改装,以PLC和步进电机驱动器为基础设计了农机转向控制电路和农具液压控制电路;以横向偏差和横向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采用摄像头获取玉米作物行,通过扫描滤波方法进行作物行检测。农机独立导航除草试验和农机具复合导航试验结果表明:在车速为0.6 m/s时,农机自动导航最大横向偏差为10.04 cm,平均偏差为4.62 cm;农机具复合导航时的最大偏差为6.35 cm,平均偏差为2.73 cm;农机具复合导航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玉米中耕除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
河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介绍了目前正在全省实施的几项主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出了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30.
优化运行理论在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改进的神经元网络构建了泵站流量以及效率预测模型,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构建了泵站优化模型。将这两个模型应用到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完成对泵站流量及效率的准确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泵站的优化运行。讨论了泵站优化运行理论在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