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篇
  24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废菌糠及其辅料对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培养料中含有20%的废菌糠。在营养生长阶段可以加速木质纤维素复合体的解体,并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提高7%以上,辅料中还原糖和氮素的含量水平不同,木质纤维素率也不同,从17.50%到20.12%不等,辅料2#对木质纤维素降解促进作用最明显,辅料3#次之,辅料1#和辅料4#相近,为最低。  相似文献   
72.
侧耳与香菇原生质体无性再生株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1个菌株为材料,对原生质体无性再生株的单、双核比例、产菇优势及出菇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侧耳、香菇无性再生株以“锁状联合”的有无可区分为无锁状联合的单核株和有锁状联合的双核株,但其比例因菌株不同而迥异;(2)同一菌株的单、双核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及菇产量等性状有较大差异,双核株多优于单核株;但原生质体双核株与其亲株双核株相比,优劣因菌株而异;(3)无性单核株是进行细胞融合或常规杂交育种的理想材料,而原生质体双核株可用于选出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73.
香菇棉秆粉代料栽培规模化生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棉秆粉代料栽培香菇的规模化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棉秆粉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是完全可行的,但出菇后期营养不足、容易散袋,导致出菇期短,产量低.若在培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木屑,则可调节培养料的营养结构,增强料袋的紧实度,提高保水性能,菌丝生长快,香菇产量高,花菇率高.试验表明,培养料中木屑含量在20%左右时,香菇产量最高,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4.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侧耳、香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异核双核菌丝体均具“锁状联合”形态标记。本研究以PEG-Ca~(++)为诱导剂,以紫孢侧耳和香菇Cr-20的原生质体再生单核体为亲株,进行侧耳与香菇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022个融合再生体中镜检出16个具锁状联合遗传标记的融合株。对1~4号融合株与亲株进行的拮抗反应、双单交配、过氧化物同功酶谱分析及菇形特征对比皆证明融合株确具双亲杂合体特征。出菇验证表明,融合株菌丝体长速均快于亲株,出菇期早,菇产量近于或高于亲株侧耳的水平。  相似文献   
75.
通过测定分析18个香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出菇温度、产量和菇形等方面的性状,筛选出高产、耐热、抗霉力强的广温型菌株Le2,中低温型优良菌株Le6,高温型优良菌株Le7、Le8和Le10。  相似文献   
76.
香菇品种抗霉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30个香菇品种抗霉力进行了测定。根据香菇长势和对木霉抗性情况,香菇的抗霉力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抗霉力较强,抗霉力一般和不抗木霉。初步测定出抗霉力强的香菇品种为:12、Cr02、香6、087、W4、L-f、广香47、农7、L33、Lc3、507、241。  相似文献   
77.
广东省香菇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不同清洗方式对香菇中毒死蜱残留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对香菇中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日常使用的清洗方式,均可降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量,但去除效果存在差异,香菇中毒死蜱残留去除率在0.32%~100.00%间。采用洗涤剂清洗,对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总体去除效果最好,即使对高残留量样品(64.49 mg.kg-1)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54.72%~56.69%。采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对于较低残留量的样品(低于3.91 mg.kg-1),去除效果最好,而对高残留量样品,去除率则低于30%。采用相同方式处理,香菇中毒死蜱去除率随着初始残留量的增大而减小;除盐水浸泡处理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残留去除率增加。研究结果对于去除香菇等食用菌农药残留量,提高食用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香菇菌种在不同保藏方法后的酶活性变化,用液氮保藏、4℃保藏、矿物油保藏、25℃保藏等4种保藏方法对香菇菌种进行保藏试验,同时测定保藏后的生长速度和酶活性。研究结果可知:液氮保藏对维持香菇菌种活力的效果最好,香菇菌种经液氮保藏后的生长速度最快,并且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木聚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而矿物油保藏的生长速度最慢和酶活性最低。结论:上述4种酶活力可作为香菇菌种保藏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0.
 ‘申香18号’是以香菇晚熟品种‘申香15号’和中熟品种‘939’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多点栽培和示范试验筛选获得的新品种。1 kg干料稳产鲜菇1 000 g。菇形好,易管理,适宜在浙江、福建等秋栽香菇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