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2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611篇
林业   1108篇
农学   301篇
基础科学   62篇
  2381篇
综合类   2885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669篇
畜牧兽医   695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404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酒糟与菊芋渣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贮原理将白酒糟和菊芋渣混合进行固态发酵,二者按照不同鲜质量比发酵10、30、60 d时,分别考察营养成分、木质纤维含量和发酵特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当白酒糟和菊芋渣以1.2:1和1:1.5比例发酵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相对饲用价值和生物降解潜力较高。发酵过程中pH值、乳酸和氨氮含量等特性参数均处于优良青贮品质范围,V-score评分均为优等。白酒糟或菊芋渣单独发酵期间主要以变形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混合发酵时则演变为以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细菌为主。总之,白酒糟与菊芋渣能通过生化互补特性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质青贮,综合考虑糟渣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效率等因素,实际生产中建议以1.2:1比例混合青贮发酵30 d为宜,可获得良好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添加不同外源添加剂对黄贮小麦秸秆产甲烷潜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以小麦秸秆为黄贮原料,添加乙酸(3‰ACE组)和异型发酵乳酸菌复合系(3‰MI1组,6‰MI2组),调整含水率至50%,黄贮65 d后,以黄贮小麦秸秆为厌氧发酵原料,探究发酵过程中的指标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发现黄贮预处理后,发酵系统中的初始挥发性有机酸中的乳酸和乙酸增加、甲烷含量增加、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增加。添加了外源添加剂的ACE组、MI1组、MI2组的累积甲烷产量较干黄小麦秸秆(WS组)提高了4.7%~10.6%,而未添加添加剂的CK组的累积甲烷产量较WS组降低了9%。发酵系统中的主要优势细菌为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优势古菌为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黄贮预处理改变了发酵系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促进了小麦秸秆的甲烷转化,为木质纤维素的沼气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Fish association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littoral habitats were studied in four canyon‐shaped reservoirs in the Czech Republic in years 2010 and 2011 by gillnets. Two to three habitats per reservoir–beaches (former meadows), stump fields (former forest) and rubble slopes–were defined and sampl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reservoirs. Effects of reservoir, habitat and locality (position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n fish biomass, abundance and species structure were tested for juvenile and adult fish separately.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that habita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fish biomass and abundance. 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analys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Most variability in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explained by reservoir and then by combination of habitat and slope steepness. Locality position had the smallest influence on community structure. For both adult and juvenile fish total abundance and biomass, the most inhabited habitat was beaches; rubble slopes were the least inhabited. Habitat associations differed among species. Among adults, bream Abramis brama, white bream Blicca bjoerkna and roach Rutilus rutilus were associated with beaches and stump fields, whereas perch Perca fluviatilis, ruffe Gymnocephalus cernuus, asp Aspius aspius and pike Esox lucius were associated with rubble slopes. Bream, white bream, bleak Alburnus alburnus, roach, ruffe and pikeperch Sander lucioperca were associated with beaches among juveniles, whereas the only juvenile associated with rubble slopes was perch. We showed that most common species are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habitats and also that utilisation of various littoral habitats differ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34.
夏朝阳 《绿色科技》2020,(6):242-245
指出了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阶段,绿色社区开发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议题。以上海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例,通过对LEED-ND认证指标体系的分析,探讨了在LEED-ND认证体系驱动下,城市最佳实践区在场地规划、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取的开发策略和应用的绿色技术,以期为未来绿色社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里山倡议”是透过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平衡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文化,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知识,确保社会—生态生产地景的永续利用,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文中以台湾地区林务局推动里山倡议概念中的“林下经济永续经营可行性之研究”为基础,梳理里山倡议在社会—生态生产地景的运作内容及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强调传统知识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山林地景的保护、恢复及营造,借由城乡交流和互惠,以地景为尺度、社区为主体,透过培力(充权)社区参与自然资源经营,构建生态与生计共存的永续经营模式;总结台湾社区里山倡议的发展过程,跨地域整合及促进生态福祉的整体策略架构。  相似文献   
36.
八蕊单室茱萸为云南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访问调查,确定八蕊单室茱萸可能分布的区域,开展种群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八蕊单室茱萸目前仅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有10个天然种群,其种群规模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亟需开展保护工作。生境破坏和生境片段化是导致八蕊单室茱单室茱萸濒危的人为因素。提出收集种质资源、营建和管护近地保护种群、建立迁地和回归种群等保育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王维 《蔬菜》2020,(6):78-80
为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一步探索阳台蔬菜管理技术、种植品种和管理模式,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基层调研、专业方案设计、观摩培训等社区蔬菜技术服务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栽培设备及配套技术逐渐完善、社区氛围良好等;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将会向省空间、智能化、低碳化的多功能蔬菜种植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39.
通过施用不同药肥,研究其对香瓜根际线虫数量、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噻唑磷颗粒剂、复合芽孢杆菌水剂+氨基酸、复合芽孢杆菌水剂、石灰氮、木霉菌能降低盆栽香瓜根际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性、杂食性线虫、食真菌类线虫、捕食类线虫,其中对杂食性线虫的影响最大。从不同药肥处理对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和防效来看,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处理和阿维?噻唑磷、石灰氮处理均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58.34%~100%,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草药免疫活性物质对鱼类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发绿色高效、营养全面的饲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