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9篇
  154篇
综合类   32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用大颗粒木质燃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管式加热炉对单颗粒木质燃料进行燃烧试验,研究不同空气流量和温度下木质燃料燃烧过程CO、NO、SO_2等气体动态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800℃时,挥发分着火时间滞后,着火前即有CO随挥发分析出,CO排放浓度曲线呈双峰状;随着温度升高,CO析出峰明显变窄,从挥发分析出至焦炭燃烧完成所需时间缩短:NO排放浓度及其排放量在温度为900℃时达到最大值,燃料N至NO的转化率最高可达41.79%,随着温度升高和燃烧过程还原性气氛增强,NO析出浓度及其排放量减少,转化率可低至12.32%;木质燃料充分燃烧时,几乎无SO_2排出,S主要转化为硫酸盐固存于灰分中或于高温下随烟气排出;贫氧燃烧状态下,S02析出主要源自挥发分析出初期有机硫的分解、氧化,但燃料中更多的s以H2S、CaS等形式排出。  相似文献   
32.
氮肥用量及施用时间对土体中硝态氮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连续两年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 ,播前一次施氮量 130~ 5 2 0kghm-2 a-1时 ,氮肥用量对硝态氮在土体中的移动深度没有影响 ,但土壤剖面中残留的硝态氮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播前一次施用氮肥 ,差减法计算的肥料氮表观回收率 (作物携出量和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 )为 6 2 %~ 82 7% ;就作物而言小麦的携出率高于玉米 ,在玉米生长季节有更多的硝态氮可能被淋移至土壤剖面的下层。小麦—玉米轮作一年 ,不同的施氮时间对肥料氮的表观回收率以及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累计没有明显影响。土区合适的氮肥用量是控制硝态氮向深层移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3.
优质抗裂金丝小枣新品种‘沧金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金1号’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选育。果实圆形,个大,纵横径平均为2.61 cm×2.58 cm,成熟果实紫红色,平均单果重8.3 g,最大单果重12.7 g,制干率60%,鲜果含可溶性固形物32.08%,Vc451 mg/100 g,干枣含糖量73.5%;味甘甜微酸,品质上等,可食率97%,肉厚核小,制干率60%,适于鲜食和制干。株行距3 m×5m,嫁接后连续3 a开甲,株产鲜枣20.5 kg,产量13.84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0%;连续4 a开甲,株产鲜枣21.5 kg,产量14.51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3%;连续5 a开甲,株产鲜枣23.5 kg,产量15.86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2%;耐瘠薄,抗盐碱,抗病能力强,抗裂果,裂果率低于3%;2010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4.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生长季硝态氮的淋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生长季NO3- N淋失结果表明 ,该区现有灌溉施肥制度冬小麦生长季存在NO3- N的淋失 ,且主要发生在底墒水和返青水灌溉时期。整个冬小麦生长季施N水平为 1 0 0kg hm2 、2 0 0kg hm2 和 4 0 0kg hm2 时 ,通过 1 80cm土层界面的NO3- N淋失量分别为 0 1kg hm2 、2 2 1kg hm2 和 1 1 0 1kg hm2 。  相似文献   
35.
Soil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and plant uptake of N were evaluated for three forest types in Kochi, Shikoku district. During 196-d laboratory incubation, soil NO3-N production in the Hinoki cypress forest was negligible for the initial 40 d and then rapidly increased, whereas NO3-N production was rapid from the beginning in Japanese cedar and deciduous hardwood forests.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of the labeled 15N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NH4-N>glycine-N>NO3-N. The 15N immobilization was higher for soil in the Hinoki cypress forest than other two soils. The delayed NO3-N production in the Hinoki cypress forest was likely related with low availability of NH4-N due to NH4-N immobilization and substantial NO3-N immobilization.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15N uptake by root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NH4-N>NO3-N>glycine-N. The absorption of the labeled 13C suggested direct uptake of organic N. The preference of N forms by root uptake was not different among forest types. Trees in three forest types can absorb inorganic and organic forms of N, suggesting trees absorb the N form that is the most abundant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36.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37.
外源NO和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及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外源NO和脱落酸(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和ABA均可诱导杨树叶片气孔关闭,且NO有加强ABA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NO清除剂(C—PTIO)能显抑制NO和ABA对气孔关闭的诱导效应。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和ABA处理杨树离体叶片,SOD活性变化不明显,POD活性受到显抑制。粗酶液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NP对POD活性的抑制呈明显的浓度及时间效应;而ABA对POD活性则几乎没有影响。说明在ABA调控气孔运动的过程中需要NO的参与,由此推测ABA对杨树叶片气孔运动的调节与NO对POD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8.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油菜产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及产油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利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经过近十年努力,选育出杂交油菜新品种扬优8号。该品种在江苏省区试中,表现突出:产量高,一般产量可达200kg/667m~2;稳产性好,参加试验的几年间产量变幅小;品质优,符合国家双低标准;抗逆性较强。是一个优秀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为了配合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其相关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9.
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及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和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尿素与C/N比高的小麦秸秆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吸氮量;与C/N比低的鸡粪配施时,增加了作物的吸氮量。但尿素单施,尿素与小麦秸秆配施,与鸡粪配施的生物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尿素的水解和硝化在14d以前完成。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秸秆降低了土壤中NH4-N和NO3-N的含量,而配施鸡粪增加了它们的含量,这与作物吸氮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土壤中微生物氮也参与了对作物的供氮过程。作物对“老固定态铵”的利用能力很弱,施肥会显著的增加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这些“新固定铵”在作物生长期能被吸收利用。几种处理氮肥利用率的顺序为:尿素>尿素与鸡粪配施>尿素与秸秆配施。  相似文献   
40.
小麦新品种鄂恩5号集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于一体,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子粒饱满度好,农艺性状稳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平原麦区单作或套作种植,在保证适时播种,密度合适,合理施肥,田间管理到位的条件下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