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3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宁杰  张淑娟 《广东园林》2007,29(2):23-26
笔者以武汉市九峰山城市森林保护区规划为案例,阐述其自然生态系统的敏感特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从宏观角度对保护区进行建设前的敏感性分析和评价的必要性,以及对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2.
不同时间尺度下华北平原干湿气候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华北平原62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同期降水量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研究近54a研究区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和贡献率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气象因子对ET_0的影响,对干湿气候变化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在3个时间段(时段1:1961-1980;时段2:1981-2000;时段3:2001-2014)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呈东扩和南移,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湿润区面积变化不明显;研究区1961-2014年ET_0呈显著下降趋势,空间差异大,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由于ET_0下降趋势大于降水量减少趋势,气候变湿润;鲁东、天津、河北东部地区降水量减少且ET_0增加,干旱化趋势明显。就月尺度而言,降水量在7月和8月减少幅度最大,夏季ET_0减少幅度较大,5月和6月气候呈变湿趋势。ET_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各月导致ET_0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不一,11月-翌年1月风速起主导作用,2月温度为主导因子,6-9月日照时数为主导因子,其它月份为相对湿度、风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3.
刘坤平  李惠茗  何钢  颜军  郭晓强  赵琦  苟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38-4241,4349
[目的]研究了芦丁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的石墨烯,并用于构建灵敏的芦丁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分脉冲法对芦丁进行检测。[结果]高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的石墨烯使芦丁在该传感器上表现出增强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芦丁在该修饰电极表面经历了一个受表面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在最优试验条件下,芦丁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10-8~1×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8mol/L。[结论]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可实现实际样品中芦丁含量的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研究2010年不育系培矮64S在海南、湖南2个不同的气候区域的育性表现,分析其育性差异,确定其适宜的制种区域。[方法]在长沙设定8个播期,分别为:3月20、30日,4月10、30日,5月15日,6月1、10、20日,在海南设13个播期,分别为1月28,2月12、27、3月14、29日,4月13、28日,5月13、28日,6月12日,7月1、12、27日。常规管理。记录参试品种的抽穗期,以抽穗前0~25d(相当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照长度等气候要素为指标分析不同气候因子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确定光、温敏感期。[结果]同一不育系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其敏感期存在很大差异。培矮64S在湖南长沙敏感期处在后4期内,即第Ⅴ、Ⅵ、Ⅶ、Ⅷ期内(0~13d);在海南海口的敏感期处在前4期,即第Ⅰ、Ⅱ、Ⅲ、Ⅳ期内(13~25d)。自然条件下,在海口,培矮64S花粉不育度均>99.5%,自交结实率都<0.5%,制种比较安全;在湖南,培矮64S花粉不育度在21.3%~100.0%,制种安全系数较海南低。[结论]不育系培矮64S在长沙制种安全系数较海南低。  相似文献   
175.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4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在不同遗传背景影响下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W6154S、W7415S、N12S和N18S的育性均由2对核隐性基因控制,但因遗传背影的不同,育性的遗传表达机制极为复杂,通过对F2、F3群体育性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育性恢复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及剂量效应”假说,同时,就分离群体育性分离模式的多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