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林业   62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136篇
  672篇
综合类   74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Vc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UASB反应器对高浓度Vc生产废水进行了实验室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Vc废水的厌氧处理运行性能因水质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转化母液的容积负荷在8kg COD.m-3d-1以下时,去除率基本稳定在65%以上。当负荷继续提高时,去除率会急剧下降并保持在50%左右。精制母液和提取母液的容积负荷在10kgCOD.m-3d-1时去除率仍能稳定在70%以上。这些表明当两套反应系统的容积负荷控制在一定范围时,UASB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也说明转化母液废水中存在相当数量的难生物降解化合物。GC/MS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含有大量10C以上的长直链或双苯环等结构的难生物降解物。系统中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随着反应器中污泥驯化的进行和负荷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72.
我国厌氧发酵处理城市污水剩余污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包袱,厌氧发酵减量化是目前常用的处理途径。厌氧发酵获得能源被看成未来非常有前途的领域,但目前存在效率低和仍然存留大量残渣问题。本文对国内厌氧发酵处理城市污水剩余污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1.控制发酵条件和工艺提高发酵产能效率;2.对剩余污泥作前期预处理(主要有酸、碱处理,热处理,超声波处理等),促进污泥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利用;3.发酵后剩余残渣用于农田施肥的效应;4.发酵后剩余残渣用于建材(砖或陶瓷)生产原料等。  相似文献   
73.
污泥农用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3 a定位试验为基础,比较3种不同处理的污泥肥料(消化污泥、污泥堆肥及污泥复混肥)农田施用下土壤养分、土壤和作物籽粒中Mn、Cu、Zn、Pb、Cd 5种重金属的积累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以阐明污泥农用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污泥肥料提高了土壤中氮素和有机质的含量;与空白和普通化肥处理相比,3种污泥肥料增加了土壤中Mn和Cu的含量,而对土壤交换态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影响;3种污泥处理均增加了小麦籽粒中Zn的含量;相对普通化肥处理,3种污泥肥料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合理施用污泥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污泥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有一定累积效应,但短期施用对土壤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4.
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及其农用环境容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取决于城市污泥中的污染物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该文分析了重庆市1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Cu,Zn,Pb和Cd含量及形态,根据土壤环境容量及氮肥施用量计算了重庆主要旱地土壤的最大施用量和年施用量。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Zn、Cu、Pb和Cd含量分别为362.12~725.32mg/kg,69.84~170.22mg/kg,21.25~107.24mg/kg和1.26~4.25mg/kg。污泥中不稳定态Zn、Cu、Pb和Cd的比例分别为42.89%~44.74%,2.69%~9.45%,0.95%~12.06%和61.05%~79.91%。根据土壤重金属的静态容量,计算出重庆主要旱地土壤紫色土和黄壤城市污泥的一次性最高施用量分别为384.62t/hm2和98.90t/hm2。根据土壤重金属动态容量,以15、20、50为年限,计算出的城市污泥的年施用量,紫色土为66.10,60.91和55.71t/(hm2·a),黄壤为30.32,28.99和27.53t/(hm2·a)。根据作物的需氮量计算城市污泥的年施用量为3.04~6.40t/(hm2·a),该施用量低于根据土壤环境的动态容量计算的施用量,按此用量施用城市污泥更安全。  相似文献   
75.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处理味精废水的中试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石灰中和、蒸汽加温、空气吹脱对离交废水进行预处理后,以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对味精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对比试验。中试规模为0.5t/h。预处理后的混合味精废水水质为:进水COD浓度1580~9510mg/L,NH3-N浓度108~2270mg/L。经过一个半月试验,采用好氧生物膜法和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COD均可小于700mg/L,出水NH3-N小于400mg/L,COD去除率大于90%,NH3-N去除率大于80%。当水温下降时两段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效果下降,出水COD和氨氮明显升高,而采用悬挂竹球填料的好氧膜法生物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排放量极少,处理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76.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人工配水条件下培养的污泥,研究了超声破解含固率为0.5%与1%污泥的性能,并比较了超声破解2种含固率污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声能密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线性增长。即在一定试验时间范围内,污泥破解反应相对于时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但是,在较高声能密度与较低污泥浓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不再呈线性增长趋势,而是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增长速度减缓。在相同比能耗下,破解含固率为1%污泥的SCOD增加值明显大于含固率为0.5%污泥值。若后续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则推荐破解含固率为1%的污泥。超声破解污泥后,污泥温度会升高,相同声能密度下,破解两种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相似文献   
77.
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的腐熟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翻堆方式将稻草与未消化城市污泥进行堆肥,测定常见几种化学和生物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作为腐熟度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N)终点/(C/N)起始比值和铵态氮可作为堆肥腐熟度的指标,当(C/N)终点/(C/N)起始小于0.6和铵态氮浓度低于400mg·kg-1时,堆肥基本腐熟。水溶性有机碳与水溶性铵态氮之比值也可作为堆肥腐熟度的新的复合指标,当比值大于9时,堆肥基本腐熟。挥发性固体重、C/N、pH及NO3--N与堆肥原料有关,只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8.
污泥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土地利用是污泥处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污泥的含水率很高,易腐烂发臭,且含有病原菌、重金属及毒性有机物等,在土地利用之前进行稳定化处理是必要的。在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方法中以堆肥化处理较符合我国国情。污泥的土地利用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及品质。同时,由于污泥中的重金属及丰富的氮素,使用不当,可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与植物中的积累,过量的硝态氮可能污染地表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生物炭对市政污泥堆肥腐殖化和重金属钝化的影响,将市政污泥和菌渣按照湿质量比1:0.7进行混合,设置3个堆体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组堆体分别添加混料干质量5%和10%的生物炭(记为BC5、BC10);对照组(CK)堆体不添加生物炭。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可延长高温时间,促进堆肥中富里酸向大分子胡敏酸转变,降低水溶性有机物含量,促进堆体腐熟。添加生物炭的堆体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均优于CK组,BC5对可交换态Cu、Pb钝化效果较好,钝化率分别为78.12%、97.82%,BC10对可交换态Cr、Ni、Zn钝化效果较好,钝化率分别为66.64%、5.88%、19.76%;堆肥后Cu、Pb、Cr残渣态分配率增加量大小顺序为BC10>BC5>CK,Ni、Zn残渣态分配率增加量大小顺序为BC5>BC10>CK。Cu、Cr、Pb、Zn可交换态分配率均与水溶性有机物和富里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胡敏酸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添加生物炭有利于堆体腐殖化和重金属钝化,且两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0.
剩余活性污泥生物吸附重金属的动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模拟污水在自制的活性污泥系统装置中进行不同投配比的回流剩余活性污泥(WAS)至初沉池的动态小试,当污泥的投配比为0.030g/L时,污水中Cu,Zn,Ni3种金属离子在初沉池分别可获得59%,39%和20%的去除率,总系统对污水中Cu,Zn,Ni的去除率比没有WAS回流时分别提高了23%。17%和11%,另外,回流WAS系统也改善了系统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将部分WAS回流至初沉池吸附去除重金属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