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6篇
  免费   1426篇
  国内免费   1428篇
林业   3860篇
农学   1690篇
基础科学   1467篇
  2127篇
综合类   12672篇
农作物   1142篇
水产渔业   1316篇
畜牧兽医   2335篇
园艺   846篇
植物保护   1065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737篇
  2019年   839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826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326篇
  2012年   2110篇
  2011年   2078篇
  2010年   1677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602篇
  2007年   1863篇
  2006年   1506篇
  2005年   1288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851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干旱区典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设立试验基地 ,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乌梁素海受富营养化影响 ,正在向芦苇沼泽—碱蓬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生态恢复机理是 :( 1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有机氮、磷向底质的沉降 ,削弱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与储备 ;( 2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矿化成氨态氮 ;( 3)控制底质中有机氮向水体释放生成氨态氮。采用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转移营养盐 ,抑制生物促淤效应以及对芦苇区进行园田化生态管理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 ,也是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宏观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和地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形成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基础条件的深刻认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区域农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我国防沙治沙科研的突破口初探-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科研在我国广大沙区具有代表性。河西走廊防沙治沙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⑴宏观战略研究薄弱 ,研究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治沙措施散件得不到优化组合 ,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研究客体之间互相割裂 ,缺乏从总体上控制沙漠化的研究 ;农业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结合点问题没有解决 ;研究课题重复。⑵散件成果多属定性结论 ,缺乏操作性。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治沙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只有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处理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的关系 ,才能实现各种防沙治沙措施的优化配置 ,才能实现治理结果的持续稳定。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数学模型才能科学处理多系统的复杂关系。现代数学方法是系统科学的主要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现代数学方法是治沙科技发展必须达到的 ,是治沙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4.
灰色灾变理论在宁南山区干旱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分析宁南山区干旱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基础上 ,借助灰色灾变理论分别建立了春旱、夏旱、秋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全年旱等六种干旱类型的 GM( 1 ,1 )预测模型 ,并对 2 0 0 0~ 2 0 2 0年的干旱气候做出预测。经对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预测结果验证 ,吻合性良好。此外 ,提出了宁南山区抗旱防旱的综合农业措施。研究结果可对广大旱区抗旱减灾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5.
化学防卫是昆虫防御外来侵害的方法之一。简要评述了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南瓜瓢虫Epilachna borealis、苜蓿瓢虫Subcoccinella vigintiquatuorpunctata 3种瓢虫蛹分泌的化学防御物质——氮杂大环内酯的结构、生物活性以及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6.
After about 25 years of intensive research a substantial moment of information has accumulated on the basic biology of Prostephanus truncatus in stored produc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biotypes, symbiotic associations, mating and flight behaviour, ovi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n both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hosts. The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the nutritional biology (including the role of symbionts) and host finding behaviour (including the inter-linked roles of plant chemicals and the insect's own pheronones) are highlighted as research areas which deserve future attention. In addition,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biology of P. truncatus permits it to survive and reproduce in non-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 These areas of study should be pursued as possible routes to providing more effectiv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s strategies for the larger grain borer.  相似文献   
87.
通过设计杂合种群单对杂交方式,研究了加速获得抗性品系的方法。以高效氯氟氰菊酯群体汰选后抗性倍数为4.9倍的棉铃虫种群及其同源对照种群为材料,同时设置常规群体汰选方法与单对汰选方法,研究单对汰选方法在加速抗高效氯氟氰菊酯棉铃虫品系汰选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群体汰选两代后抗性倍数由4.9倍提高到7.4倍, 而单对汰选两代后抗性倍数由4.9倍提高到27.3倍。表明在常规群体汰选中穿插几代单对汰选方法可明显加快棉铃虫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汰选进程。  相似文献   
88.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与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缺乏钾素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单茭重减低率与病级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始病期越早,危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病害危害程度与有效分蘖数(孕茭数)减少率、单茭重减低率、产量损失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在产量损失构成中,有效分蘖数的减少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
Nymphal development time and fecundity ofSitobion avenae (F.) (Homoptera: Aphididae) were determined on nine widespread wheat varieties cultivated in Tekirdağ Region in Turke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hambers (25±1°C, 65±5% r.h.; 16:8, L:D). Development time (±S.E.) ranged from 5.75±0.25 to 7.20±0.20 days. Fecundity per female ofS. avenae was found to be the highest (12.87±1.50) on wheat cv. ‘Sana’. In this investigation cvs. ‘MV-17’, ‘Miryana’, ‘Pehlivan’ and ‘Saraybosna’ were particularly resistant againstS. avenae.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July 8, 2002.  相似文献   
90.
钙素对叶用莴苣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范双喜  伊东正 《园艺学报》2002,29(2):149-152
 采用NFT 栽培, 研究了叶用莴苣钙素与主要无机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对叶用莴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钙胁迫引起叶绿素含量降低, 缘腐病发病率上升, 叶片干、鲜样质量降低。生长中后期, 特别是新生内叶易发生钙素营养失调症。营养液中钙浓度过高会降低钾、镁的吸收, 而对氮、磷吸收影响不大。提高营养液中NH4+ -N 比例会抑制钙吸收, 降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