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调查太白山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林隙及土壤化学性质对乔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苗密度较小,为0.059株·m-2,但林下与林隙均以巴山冷杉更新苗为主;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P=0.160),但巴山冷杉幼苗密度表现为林隙内显著高于林下(P =0.012);相关分析表明,小林隙更利于巴山冷杉更新(r=- 0.397,P=0.030),而林隙大小对牛皮桦更新没有显著影响(r=0.125,P=0.511);在林下,土壤碱解N、全P含量和pH值与牛皮桦更新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林隙内,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与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全P含量与牛皮桦幼树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及林隙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碱解N含量与牛皮桦和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林下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隙,而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林隙.  相似文献   
62.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但部分生态游客私自进入大熊猫分布区旅游,干扰和影响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让生态游客在巡护员的带领下开展参与式巡护,不仅满足了他们探险、求知、尝新、观光的需求,而且还能让他们直接体验野外巡护员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此项目旨在解决区域内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面临威胁问题的同时,创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管理的模式和途径,为更多保护区的发展谋求新路。  相似文献   
63.
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林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出了2属5种AM真菌:1.双网无轴孢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 Rothwell Trappe);2.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 Schenck & Smith);3.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 & Smith;)4.漏斗孢球囊霉[Glomus mosseae(Nicol. Gerd.) Gerd. & Trappe];5.苏格兰球  相似文献   
64.
关于植物δ~(13)C值对海拔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认识,且很难找到一种出现在各个海拔高度的植物来减少种间出现的碳同位素分馏的差异。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且随海拔梯度分布范围较广,因此,是一类良好的指示植物。通过对太白山南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石生苔藓碳同位素组成(δ~(13)C)以及各环境因子和石生苔藓碳同位素随海拔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太白山南北坡石生苔藓δ~(13)C与海拔呈显著线性相关(南坡R2=0.45,P0.01;北坡R2=0.31,P0.01)。海拔每升高1 000 m,南北坡石生苔藓δ~(13)C值分别增加2.0‰和1.1‰。同时,大气CO_2浓度及其碳同位素组成、大气压、降水量、生物量等各因子对石生苔藓碳同位素组成记录的海拔效应影响较小,温度很可能是导致太白山石生苔藓δ~(13)C海拔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在完成太白山旅游资源和旅游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太白山旅游文化在资源、人文、社会风情的营销优势,阐明了太白山自然文化营销的内涵,论述了太白山旅游文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宣传口号、视觉、听觉、味觉、意觉方面进行包装的营销策略,以及理念文化、绿色文化、学习文化、典故文化、节假文化的营销方式,对提升和完善太白山旅游品牌,对促进太白山旅游业和地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孙瑞谦等太白山旅游文化宣传营销策略与方式探讨  相似文献   
66.
太白山风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森林旅游产品包括了森林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森林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太白山风景区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开发现状和制约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太白山风景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67.
太白山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胸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5种常用的生长模型分别对太白红杉林源中心、适生区及高山林线范围内的太白红杉平均胸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选择了最优模型,并分析其生长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二次方程模型最适用林源中心和适生区太白红杉胸径的生长,而高山林线范围内胸径生长需通过幂函数和Logistic方程分段拟合;林源中心和适生区的连年生长量和年平均生长量均大于高山林线处,分别达0.30和0.20cm;在高山林线处,树龄70a左右年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而林源中心和适生区均在40a左右达到最大,早于高山林线处。  相似文献   
68.
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 ,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 ,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本文在阐明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特征和意义后 ,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论述了其多方面的开发优势 ,提出了应该重点开发的生态旅游系列产品的构想及进一步开发建议 ,可供西部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旅游开发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9.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开发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奇特多样,本文通过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类型、特征及其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建设的原则和开发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太白山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以秦岭地区太白山森林公园及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高山林线附近的太白红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地区1822~2013年树轮标准化年表;应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其树轮生长动态及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树木年轮包含了丰富且敏感的气候信息,适合进行树木年轮学分析,且其标准化年表与当年3、5和6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4、6月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滞后性研究表明其标准化年表与上年4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上年12月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上年月平均降水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建立了太白山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函数,为研究及解释秦岭地区气候变化对树木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