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3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林业   400篇
农学   599篇
基础科学   200篇
  864篇
综合类   3425篇
农作物   36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51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43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41.
麦秸与木屑热解制备磁性生物炭基材料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小麦秸秆和杨树木屑为原料,经浸渍-化学沉淀-高温热解制备磁性生物炭基复合材料,考察负载铁处理在不同原料类型、热解温度下对材料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铁主要以Fe3O4的形式存在,材料外层含量较内层高。负载铁处理加速了生物质热解脱氢和脱氧进程,对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效应随温度升高而加剧。在300~600℃的热解温度下,负载铁处理小麦秸秆和木屑热解炭的灰分质量分数均增加,增加范围分别为28.8~34.4个百分点,39.1~47.6个百分点,而固定碳含量、热值均降低;比表面积、总孔容均增大,增大范围分别为:10.67~72.24 m2/g、0.039 8~0.093 1 cm3/g,15.43~105.14 m2/g、0.010 4~0.078 9 cm3/g,而平均孔径减小。负载铁处理对两种生物质挥发分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同,表现为:负载铁秸秆生物炭的挥发分质量分数增加5.2~13.2个百分点,pH值降低0.04~1.49,而负载铁木屑生物炭的挥发分质量分数在300℃降低17.4个百分点,在400~600℃增加8.5~22.2个百分点,pH值则升高0.33~1.93。  相似文献   
142.
生物炭配施沼液对淋溶状态下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生物炭添加量、淋溶强度、沼液施加量对土壤养分淋失及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淋失主要集中在前8次,后期淋失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各因素对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淋失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淋溶强度、生物炭添加量、沼液施加量,而对硝态氮淋失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生物炭添加量、沼液施加量、淋溶强度。添加生物炭能明显减少养分淋失,且添加生物炭的0~20cm深度土壤的养分明显高于未添加生物炭的20~40cm土壤,各因素对氨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在土壤中的含量影响差异显著,而对速效磷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3.
生物炭与化肥互作对土壤含水率与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明生物炭与化肥互作对番茄土壤含水率与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生物炭水平0t/hm~2(B1)、10t/hm~2(B2)、20t/hm~2(B3)、40t/hm~2(B4)、60t/hm~2(B5)和2个化肥水平中肥(F1)和低肥(F2)。结果表明: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呈现增大趋势。在番茄生长阶段,0~20cm低炭处理土壤含水率与对照相比增幅在10%以内,高炭处理增幅达40%。20~40cm土壤含水率与0~20cm变化规律恰好相反,与对照相比施炭处理土壤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B4F1和B4F2含水率最小,为对照的70%。施加生物炭后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Ka)和变异程度(Cv)减弱。同一深度土壤随着施炭量增加Ka和Cv均减小。与对照相比较高施炭处理(B4F1、B4F2、B5F1、B5F2)变异系数Cv相对较小。随着番茄生长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影响表现为较高施炭量(B4F1、B4F2、B5F1、B5F2)能有效保持耕作层有效水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随着施炭量增加番茄产量增幅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均高于对照。B4F1、B4F2、B5F1、B5F2分别增幅46.34%、58.61%、49.63%和39.18%,其中B4F2产量最高。同一施炭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进行了小麦植株穗部性状及地上各节间性状与倒伏的相关分析以及节间长度性状的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重心高与倒伏为极显著正相关,基部节间长度与倒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穗长与稳下节间长与倒优无相关。穗下节间的茎杆直径、髓腔直径与倒伏相关很小,基部四个节间的茎杆直径、髓腔直径与倒伏为正相关,但只有基部的穗下第五节间髓腔直径与倒伏相关达显著水平。基部四个节间长度有按比例一致变化趋势,而穗长、穗下节间长度则无此一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5.
根据斐克定律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以预测干燥过程中苜蓿茎秆内部水分分布的常压热风干燥的传质数学模型。通过对扩散模型边界条件的处理,结合紫花苜蓿茎秆内部水分扩散的干燥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干燥苜蓿茎秆的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干燥苜蓿样本的含水率与模拟分析含水率的决定系数为R2=0.927,模拟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苜蓿茎秆内部水分分布的模拟计算保证了与苜蓿非稳态干燥过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6.
磷、镉交互作用对烟草生长及吸收积累磷、镉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镉交互作用对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的添加可减轻镉对烟草的危害。随着向土壤中添加磷浓度的增加,烟草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而当磷浓度为150mg kg-1时烟草生物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变化比地下部分明显;而烟草中镉的含量呈先下降再增加的趋势。当镉浓度相同条件下,随着向土壤中添加磷浓度的增加,烟草中的镉含量呈现先下降再增加的趋势,高浓度镉尤为明显,在镉浓度为40mg kg-1时最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同一磷浓度下,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植株中磷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此外,植株中镉含量、磷与土壤环境中磷、镉含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浓度钙营养液对烟草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钙素供应水平对烟草各种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养分形态与浓度一致条件下,随着钙浓度从75mgL-1提高到900mgL-1,烟草生长量呈抛物线型变化。钙浓度为150mgL-1时烟株干物质量最大。超过150mgL-1,随钙的增加而下降,当钙素达900mgL-1(K/Ca为1/6)时,烟株生长严重受抑。随着供钙水平由低到高,烟株氮、磷、钾、锌、锰含量均呈抛物线型变化,含钙量呈直线上升关系,而镁和铜含量则随钙浓度提高而显著下降。烟株各养分积累量均随营养液钙浓度提高呈抛物线型变化,但不同养分出现最大积累量时的营养液钙浓度却不相同。不同供钙水平上烟叶中各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与全株的结果基本一致。在低钙浓度范围(75~300mgL-1),钙对钾有协合关系,增钙促进提钾,大于300mgL-1后有拮抗作用,提钙导致降钾。钙与镁、锌、铜、锰间也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烟叶中各元素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与整株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8.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的树木干曲线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干曲线具有分形的结构,文章应用分形方法对甘肃小陇山地区86棵不同树种的单木以及解析木干曲线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得到干曲线的分形维数介于2-3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树种树木干曲线的生长趋势是一致的。经过对单木干曲线和标准解析木干曲线分形维数的测定以及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同一树种不同径阶的树木干曲线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仿射分形特征,表明分形方法在对树木及其组成部分的形态上的描述作用极大。文章针对立木的测量,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测树因子信息,更以此为基础对森林计测学研究进行了扩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9.
利用树木径向生长仪研究了黄土丘陵区6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 ormis)、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及林下灌木胡颓子(Elaegnus umbellata)4种林木整个生长季茎干的径向变化,发现4种林木的径向变化表现为膨胀收缩旋回增长的模式。在整个生长季中,山杨从5月到10月径向持续增长,增长时间最长;而油松和胡颓子的径向生长主要发生在7月份,从8月份开始其增长速率变缓;辽东栎在整个生长季节的径向生长最小。在整个生长季内,山杨径向增长了2.63 mm,胡颓子为0.64 mm,油松和辽东栎则分别为0.40 mm和0.26 mm。辽东栎日收缩量与膨胀量明显大于其他树种。通过对影响林木径向生长的15种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将主要环境因子归结为温度影响因子、湿度影响因子和降水影响因子3个主成分,并提取了影响该区几种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日大于0℃的积温、最低6 h相对湿度和日降雨量。采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日膨胀量与日收缩量与3个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日收缩量与日大于0℃的积温成正相关,而与最低6 h相对湿度和日降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而日膨胀量亦与日大于0℃的积温成正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随着树种的不同而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0.
外源钾对三种不同土壤钾转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在黄棕壤,砖红壤,黑土三种土壤上种植烟草,研究了外源钾对土壤中钾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棕壤,黑土上,0.0-0.8 g kg-1施肥范围内,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总增量、作物的含钾量均在增加,尤其是在0.8 g kg-1施肥水平时,二者超出了施肥的增加量,说明施钾促进了其它钾的释放;三种土壤中粘土矿物含量为:黑土>黄棕壤>砖红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