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67篇
  551篇
综合类   1164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278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以结构的比吸能为优化函数,研究了圆形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端部锥形尺寸对抗撞性的影响;经过数值分析,得出了端部为锥形的圆形截面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关于锥形长度和锥边直径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于实际吸能原件的设计,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饲料玉米的吸肥规律及其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提高饲料玉米的栽培水平及肥料利用率,以东陵白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化学分析和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锌肥对饲料玉米N、P、K养分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是: (1)分析说明了饲料玉米在生育进程中全株N、P、K的浓度、吸收累积量、吸收速率等变化规律及与施肥的关系,提供了每1000kg干草需要吸收N、P、K、Fe、Mn、Cu、Zn的数量;(2)应用一元三次方程模拟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干物质和N、P、K养分吸收量与出苗后天数之间的回归关系,明确了干物质和N、P、K养分吸收的最快速率及出现时间;(3)氮、磷、钾化肥可显著提高饲料玉米鲜草产量,氮肥增产50.2%,磷肥增产36.4%,钾肥增产13.2%。  相似文献   
103.
水稻不同基因型品种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选出适合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高效水稻品种,采用大田试验,以南方稻区8种水稻类别的5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生育过程中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干物质和磷、钾的累积主要集中在分蘖盛期—齐穗期阶段,氮素累积集中在苗期—分蘖盛期、分蘖盛期—齐穗期这2个阶段;两系晚熟的稻谷、稻草产量和氮、磷累积总量最高,两系早熟的钾累积总量最高,分别比最低的常规早熟增加101.2%、40.9%、85.0%、48.1%、47.5%。随着生育期延长,同一系列水稻的稻谷产量和氮素累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稻谷产量和各个生育阶段的氮、磷、钾累积量的相关性以分蘖盛期—齐穗期最强。两系早熟的养分利用效率最低,每生产100 kg稻谷需要N、P2O5、K2O分别为2.15、0.53、3.61 kg,三系中熟的氮、磷养分利用效率最高,钾以三系晚熟最高。综上所述,适合在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高效品种为两系晚熟和三系中熟,同时在水稻生育过程中保证分蘖盛期—齐穗期的养分供应,就能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4.
戈加欣 《种子》1997,(2):20-25
本研究采用了延缓不同活力来交稻种子吸水速率的方法,可促使其活力的恢复与提高,增强抗逆性,促进发芽生长。预湿处理将新种子发芽率提高3.2%,陈种子发芽率提高76%,新、陈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提高19.5%、21.5%,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5.
概述了Caco-2细胞系的特点、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及其在营养物质吸收及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并评价了将Caco-2细胞用于营养物质吸收转运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6.
X. J. Ge    Y. Z. Xing    C. G. Xu  Y. Q. He 《Plant Breeding》2005,124(2):121-126
The traits of elongation, volume expansion, and water absorption are very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cooked rice grains. In this stud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nalysis of these traits was performed using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wo indica cultivars, ‘Zhenshan 97’ and ‘Minghui 63 ,’ which are the parents of the most widely grown hybrid rice in China. Using a linkage map based on 221 molecular marker loci covering a total of 1796 cM, a total of 33 QTL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nine traits tested. QTLs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1– 3 , 5– 9 , and 11 , respectively. The QTLs identified included three for cooked rice grain length elongation (chromosomes 2 , 6 , and 11), six for width expansion (chromosomes 1‐ 3 , 6 , 9 , and 11) and two for water absorption (chromosomes 2 and 6). Interestingly, a single QTL located near the wx gene on chromosome 6 seemed to influence all the traits tested for the cooked rice quality.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评价石家庄城市园林绿地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进而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采用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通量模型和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定量评估了2013年石家庄市园林植物吸附PM10与PM2.5总量及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园林绿地吸附PM10的总量为13813.4 t/a,吸附PM2.5的总量为6974.6 t/a,导致减少死亡11.58人/d,呼吸系统入院32.12人/d,折合经济价值每年约为19.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该结果为园林绿化植物降低大气颗粒物污染、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及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棉籽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吸水,都有三个快速吸水阶段,随温、湿度提高吸水速度加快。经硫酸脱绒的棉籽和温汤浸种后又晾干的棉籽.在28~30℃、4~5℃温度条件下吸水,其吸水速度都快于干籽,吸胀过程快速完成,没有明显的快速吸水阶段。田间插种条件下,5厘米地温低于8~10℃,棉籽需5天吸水达萌动饱和含水量(75%~80%);温度高于12~14℃,2~3天即可达到。  相似文献   
109.
施用有机酸和氨基酸对烤烟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氮代谢。表现在:提高烟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氨基酸和有机酸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有机酸处理烤烟叶绿体色素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也快,而氨基酸处理后期叶绿体色素变化则相对比较缓和;在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方面,有机酸作用高于氨基酸,而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的影响却低于氨基酸。从整体上看,有机酸对促进烟株生长和氮素积累的效果好于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抑制无效分蘖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以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为材料(分别记为P和Y),通过设计不同的栽插孔穴直径(栽插孔径分别为20,28,35 mm,依次记为D1、D2、D3)限制水稻的无效分蘖,试验采用水培法。结果表明:与D1、D3相比,D2显著提高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的穗粒数和产量;在幼穗分化期,D2处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根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尖数和分叉数均明显高于D1处理;D2与D3处理培杂泰丰水稻抽穗期茎鞘P、K含量显著高于D1处理;D2处理抽穗期的钾素积累总量显著高于D1、D3处理;D3处理水稻粤晶丝苗幼穗分化期、抽穗期的氮素积累总量、磷素积累总量和钾素积累总量均显著高于D1处理。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水稻齐穗期的总根长与氮素积累总量和钾素积累总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系的表面积和总体积与氮素、磷素和钾素积累总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根系的平均直径与磷素积累总量和钾素积累总量也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