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1篇
  2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基于狗獾爪趾的仿生深松铲结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深松铲存在的耕作阻力较大及能耗较高等问题,利用仿生学原理将狗獾爪趾的曲线应用到深松铲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了一种铲柄刃口为多项式曲线、铲尖为圆弧形的新型深松铲。为研究其耕作效果,将所设计的深松铲与国标深松铲进行了室内土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深松试验条件下,仿生深松铲比国标深松铲的耕作阻力减小了13.33%~21.72%,仿生深松铲减阻效果明显;仿生铲柄与国标铲尖组合比国标深松铲耕作阻力减小了3.01%~7.61%,仿生铲尖与国标铲柄的组合比国标深松铲耕作阻力减小了7.67%~16.9 7%,仿生铲尖的减阻效果显著于仿生铲柄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62.
针对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植保作业时茎叶背面及植株中、下部雾滴沉积较差的问题,以鲟鱼头部曲线为仿生原型,进行了植保仿生分禾与吊杆组合施药装置设计与试验.基于仿生构建提取了鲟鱼头部轮廓曲线,实现分禾叶片结构仿生,并分析了茎叶减伤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茎秆弯曲和回弹数学模型,确定了分禾叶片宽度、喷头距分禾叶片尾端距离等关键结构...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山瑞鳖当前的繁育技术、仿生态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分子水平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因受分布区域的限制,山瑞鳖的整体研究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繁育技术较落后,仿生态养殖技术不规范,分子水平研究缺乏深度,营养学研究空白等。因此,建议在繁育技术上,通过产、学、研的联合攻关,提高山瑞鳖的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及鳖苗培育成活率,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出优良品种;在仿生态养殖上,大力推广"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模式,并通过实施标准化养殖转变病害防治思路;同时要深度挖掘山瑞鳖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进一步延长山瑞鳖产业链。  相似文献   
64.
依据微藻个体及成像的特点,给出了矩形度、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度和局部平稳度等形状和纹理参数作为识别的特征值,并利用仿生模式识别算法对海洋微藻实现自动识别。利用文中给出的方法,对在海域中随机采集的不同形状、大小、纹理的微藻混合图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图像中不同种及同种不同状态下的藻体,说明该方法在微藻图像识别中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不仅需要具备形式的美感,还要有一定的深层内涵。通过象征手法传达景观意义,赋予景观某种意义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发展形式,富有意义的景观艺术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象征意义的理论基础,认为它得益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从自然的启示和社会文明的启示两方面举例说明事物的象征意义仿生设计,为景观设计运用象征意义仿生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6.
针对移栽机械在黏重土壤条件下栽植辣椒作业时,栽植器表面粘土严重影响移栽机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基于凸包形非光滑表面减粘降阻机理,研发了一种适于黏重土壤条件的仿生栽植器。首先,通过EDEM软件完成栽植器打穴仿真分析,发现仿生栽植器在整个打穴过程中所受应力低于普通栽植器所受的应力,有一定的降阻作用;然后,将仿生栽植器与普通栽植器分别在含水率为18.34%、22.31%、29.55%,栽植频率为30、50、70株·min-1条件下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较普通栽植器而言,仿生栽植器减粘效果较好,减粘率最高达到57.71%,最低达21.89%,说明仿生栽植器基本可用于黏重土壤条件辣椒移栽作业。研究结果可为黏重土壤条件下仿生触土部件的减粘降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仿生波纹形开沟器减黏降阻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针对现有普通开沟器在工作过程中易粘土、阻力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仿生波纹形开沟器。该仿生开沟器依据土壤动物与生俱来的减黏脱土特性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优异的减黏性能,在原有普通开沟器基础上进行设计制造。该文通过田间试验,将牵引阻力设为试验指标,使用正交设计检验仿生开沟器相对于普通开沟器减黏降阻的效果和探究仿生开沟器非光滑表面形态的减黏降阻机理。试验表明,仿生开沟器减黏降阻的效果高于普通开沟器9%左右;入土深度是影响开沟器牵引阻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湿度,工作速度影响最小;通过3因素4水平正交组合试验得出使用仿生开沟器的最优条件:土壤湿度达到16.3%,入土深度有6 cm,工作速度为1.8 km/h。仿生波纹形开沟器具有良好的减黏降阻效果,为后续的仿生开沟器或其他触土部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通过实验筛选出典型的几种疏水防粘植物叶片(主要以粽叶为主).用电子显微技术对叶表形态进行分析,并用水分接触角测量仪对其疏水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表而非光滑结构、表而材料的质地及疏水性足影响防粘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将为工程仿生的表面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源。  相似文献   
69.
活塞不仅是内燃机的主要运动部件而且工作环境最为恶劣。该文通过对活塞形态的改进,来提高活塞减磨、降阻的效用,以延长活塞的疲劳寿命。首先针对内燃机实际工况确定机械和热边界条件,然后对活塞进行热-机耦合仿真分析,观察其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受到与内燃机活塞运动情况接近的土壤动物蚯蚓的减阻、耐磨体表结构的启发,根据受试活塞外形尺寸,将宏观形态的仿生条纹和通孔设计加工在活塞裙部表面,以达到减磨、散热、提高活塞疲劳寿命的目的。活塞热-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其整体受力为不均匀分布,基于此该文改进研究了变尺寸排布的仿生条纹深度、宽度、列间距。采用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表制定9种仿生活塞试验方案,采用部分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对仿生活塞热-机耦合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并优化仿生结构。选取3个最优活塞和标准活塞进行台架试验。最终发现仿生活塞比标准活塞疲劳寿命平均提高了8.8%,磨损量平均减小了90%,顶部温度平均降低了5%。该研究为活塞形态优化改进和延长内燃机整机疲劳寿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木材加工先进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几项先进木材加工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