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97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98篇
综合类   393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气候变暖对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牧草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61~2010年青海省兴海县基准气候站气象资料和1999-2010年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牧草生育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兴海地区年和牧草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整体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明显增多,日照时数极显...  相似文献   
992.
刘洪  郭文利  权维俊 《草业科学》2011,28(8):1533-1540
摘要:根据内蒙古107个气象站资料,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推算出内蒙古自治区千米网格的气候数据。根据内蒙古畜种结构地理分布规律,确定了内蒙古五类主要放牧家畜地理分布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气候区划指标,对栅格点气候数据进行分级,得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放牧家畜地理分布的区划图,并分区进行评述。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畜牧业生产区域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图们江下游珲春站1957~2002年46年的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图们江下游延迟型冷害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图们江下游延迟型冷害显著相关.厄尔尼诺事件会增加延迟型冷害发生的概率.拉尼娜事件发生时一般不会出现延迟型冷害.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和后1年有可能发生延迟型冷害,其概率分别为60%和40%.拉尼娜事件发生后1年有可能发生延迟型冷害,其发生概率为58%.  相似文献   
994.
黑龙江省森林火险气候指标及区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黑龙江省林区春季防火期(3~6月)森林火险气候进行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森林火险气候区划的最佳方法.首次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使因子选择客观化,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完成了全省森林火险区划,并讨论了系统聚类方法中各聚类方法的优缺点,选出最佳方法──离差平方和法.  相似文献   
995.
安徽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的22个气象因素中,选出≥10℃积温、7,9月均温、8月降水量、8-9月日照时数作为区划分区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将安微省再生稻种植区域分为4个气候生态区。即皖南山区再生稻适宜区,沿江再生稻适宜区,江淮再生稻适宜区和沿淮再生稻次适宜区。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根据1985年以来我校烤烟试验资料,结合本校气象站资料和烟田实测资料,采用最优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一般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烤烟覆盖不同颜色的地膜后,各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株高对气候生态因素的要求,确定了产量、品质与光、温、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重庆34个观测站1973-2008年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EOF与REOF、最大熵谱分析,研究了重庆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1.8 d;重庆雷暴季节变化显著,由冬至夏,雷暴逐渐增多;由夏至冬,雷暴逐月减少;夏半年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9.4%.一致性异常分布特征是重庆夏半年雷暴日数的最主要空间模态;重庆夏半年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可分为4个主要区域.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4个区为显著的减少趋势;最大熵谱估计分析表明,近37年来重庆夏半年雷暴日数各区之间的周期振荡不太一致,均存在2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不同的分区主要还存在着5年的年际变化周期和12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998.
对比研究不同气候区城市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可为不同气候区城市绿色屋顶水文设计和评估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北京市试验绿色屋顶2019年降雨-径流过程监测数据率定并检验SWMM,采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气候区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种植佛甲草(Sedum lineare)的轻质基绿色屋顶具有较强的径流调控功能,监测期平均径流和峰值流量削减率分别为73.22%,77.63%。(2) SWMM可较精确地模拟绿色屋顶径流量和峰值流量,率定期平均Nse和R2分别为0.64,0.73,检验期平均Nse和R2分别为0.66,0.64。(3)在不同设计暴雨重现期下,三个城市的绿色屋顶径流削减率不同,但均随重现期的增大呈指数衰减趋势。(4)三个城市绿色屋顶径流削减率和峰值流量削减率均随基质层厚度的增加而上升,但达到某一厚度后径流调控效益不再增加,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临界基质厚度为500 mm,广州为800 mm。综上,气候条件和基质厚度是影响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的主要因素,故在不同气候区城市布设绿色屋顶需综合考虑各因素,以达...  相似文献   
999.
为制定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高海拔旱作区春油菜产量对土壤有效贮水量和热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海拔旱地土壤有效贮水量在油菜生长前期较多,后期较少。出苗期和开花期土壤有效贮水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小,薹花期和角果发育期土壤贮水对产量影响较大,薹花期、角果发育期油菜产量与土壤贮水量正相关显著,薹花期土壤贮水每增加10 mm ,产量增加71.7 kg·hm-2;角果发育期土壤贮水每增加10 mm ,产量增加30.13 kg·hm-2。热量也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油菜产量与日平均气温、积温负相关显著,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产量减少163 kg·hm-2;积温每升高50℃·d ,产量减少251.15 kg·hm-2,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油菜生长特点,从品种、播期、技术与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种植最适宜区为海拔1 800m以下地区,适宜种植中熟、晚熟品种;适宜区为海拔1 800~1 900m,适宜种植中熟、中晚熟品种;次适宜区为海拔1 900~2 000m地区,适宜种植早中熟、中熟品种;可种植区为海拔2 000~2 300m,属高寒阴湿气候,以种植早熟品种为主;不可种植区为海拔2 400m以上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严重不足,难以达到玉米气候生态条件,不宜种植。建立的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的产量气候预测方程,预测准确率均达80%以上。【结论】根据预测模型和气象因子可以科学制定种植结构并调整规划,以指导临夏地区玉米的科学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