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林业   505篇
农学   310篇
基础科学   955篇
  987篇
综合类   2135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356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PID的汽油机怠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用汽油机怠速运行工况十分复杂,从控制理论上讲,怠速过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应用PID控制方法对汽油机怠速进行了研究,此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应用PID控制器对控制目标建立数学模型。为此,应用PID控制的怠速实验结果与开环怠速控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怠速PID控制方法应用于车用汽油机怠速控制是可行的,而且比开环控制更加有效,并在目前电控汽油机上得到了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42.
生物质与石英砂组成双组分混合物的流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流化床转化生物质是获取生物质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选用秸秆和稻壳两种生物质原料,分别与石英砂组成双组分混合体系,然后在冷态条件下,在小型流化床上采用降速法进行流化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双组分混合物中,改变生物质的种类对流化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当粒径相同时,影响流化效果的关键取决于石英砂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当石英砂所占比例低于混合物的60%时,混合体系基本不能实现流化,而当石英砂单独流化时,流化效果呈理想状态;当石英砂所占比例为80%以上时,双组分混合物均可实现正常流化,且流化效果无明显差别。最终的分析结论认为,生物质与石英砂组成双组分混合物流化时,石英砂在混合物中的比例不少于80%时就可以正常流化,这一结论也为生物质流化床转化过程中进料速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3.
微生物实验是食品相关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但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4.
目前的油菜联合收割机都是利用原有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改进而来,存在损失率高和脱粒不净等问题.为此,分析了影响物料脱粒分离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并选取试验研究因子,将其按照正交试验原则进行油菜脱粒分离装置的设计.对由不同脱粒分离部件组合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最佳工作参数,优选出最佳脱粒分离装置,为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5.
The separating characteristic of element in cumulate MSW is a very important base to investigate the synthetically managing technology and estimate the water environment effects in Three Gorge Reservoir (TGR). The experiment to marinate the cumulate MSW under 135 meters for TGR in water is finished, and the same time, the Separating Distributing Coefficient (SDC) and the Separating Velocity Rate (SVR) of each heavy metal in water are presented, too.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DC of Cd is the smallest, the Ratio for Water and MSW (RWM) and marinating tim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DC and SVR, the SDC and SVR change smaller while the RWM get to 400, the separating content of heavy metal can reach 0.75 during three weeks, SVR decreases more with marinate time's increasing, and SVR gets an limit value with smaller RWM. The results can be a base for deeply studying the managing technology and the cumulate MSW under 135 meters for TGR.  相似文献   
146.
Summary A pluriannual field trial of transgenic clones of Coffea canephora (the Robusta coffee tree) transformed for resistance to the lepidopteran coffee leaf miner Leucoptera coffeella was installed in French Guiana. Fifty-eight transformed clones produced by transformation of the C. canephora clone 126 were planted. They were harbouring the pEF1α constitutive promoter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controlling either the Bacillus thuringiensis native gene for the cry1Ac insecticidal protein (eight clones) or a synthetic cry1Ac gene (53 clones). The vector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were a strain of the bacterium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nd one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The transformed clones were generally independent, presenting different integration patterns of the genetic construct. Four randomly distributed groups of five plants per transformed clone were planted along with 60 untransformed control trees. Over a 4-year period after plantation six releases of L. coffeella were performed. Mines on the leaves are the marks of larvae development and were counted on plants. A majority of the independent transformed clones harbouring the synthetic gene and transformed by the strain of A. tumefaciens displayed constantly much less mines than the control, therefore expressing a stable resistance. The need for complementary researc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7.
针对目前我国竹笋剥皮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刀削结合滚动摩擦进料竹笋剥皮机。根据竹笋物理特性参数和人工剥笋原理,对竹笋剥皮过程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影响剥皮效率、损伤率和剥净率的主要因素为刀片安装倾角、剥皮辊转速以及滚筒与剥皮辊轴心高度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竹笋剥皮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依据。为获得样机最佳试验物料,以竹笋长度、基部直径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长度为300~320mm、基部直径为29~32mm的竹笋作为剥皮机正交试验物料样本。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刀片安装倾角为30.12°、剥皮辊转速为229.18r/min、滚筒与剥皮辊轴心高度差为15.43mm时,笋肉损伤率为6.81%,笋皮剥净率为94.59%。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损伤率、剥净率分别为7.10%、93.22%,与优化参数基本一致,满足剥笋要求。  相似文献   
148.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田间试验困难、可重复性差等问题,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开展电液悬挂控制系统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对试验拖拉机和悬挂作业装置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丘陵山地拖拉机整机动力学模型、铧犁体的土壤阻力模型和拖拉机悬挂装置动力学模型。然后对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横向仿形控制、位控制、牵引力控制以及力位综合控制的系统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模糊PID控制器。之后搭建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开发电液悬挂控制系统,开展电液悬挂系统仿地形控制、力控制、位控制和力位综合控制等试验,对比分析模糊PID控制和经典PID控制方法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性能较好:在位置控制模式下,模糊PID控制无超调,控制系统响应时间为0.6s,较经典PID控制提高约33.3%;耕深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约为0.05cm,较经典PID控制降低约50%;在力控制模式下,模糊PID控制耕深的跟随误差最大值为0.38cm,标准差为0.17cm,较经典PID控制分别下降了64.5%、39.3%,验证了所开发的电液悬挂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9.
为实现铺膜插秧种植方式的有机水稻全程绿色无污染化作业,解决地膜两侧单行内杂草难以根除的问题,根据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针对铺膜插秧后除草作业的3SCJ-1型单行水田除草机。阐述了基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除草部件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建立了除草部件、机架与仿形浮漂整体的力学模型,推导出除草机的驱动扭矩。以机器前进速度和除草深度为试验影响因素,除草率作为评价指标,对除草性能进行单因素田间试验,并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器前进速度从0.3 m/s增大至0.6 m/s时,除草率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前进速度为0.45 m/s时,除草率达到最大值(78.52%);当除草深度从50 mm增大至110 mm时,除草率持续增大,但考虑到除草机的功耗,最佳除草深度取为50~100 mm,在除草深度为100 mm时,除草率为79.26%。除草机平均除草率为78.02%,满足铺膜插秧种植方式水田除草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0.
冬春鲜喂饲用油菜收获机滚刀式切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饲用油菜生物量大、含水率高,缺乏适用收获机械的问题,开展了冬春鲜喂饲用油菜机械化收获切碎装置设计与试验。根据物料特性、切碎及抛送等作业要求,确定了平板型滚刀式切碎装置主要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采用单因素与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研究了喂入压辊转速与切碎器主轴转速对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和功耗的影响,构建了长度合格率和功耗与喂入压辊转速和切碎器主轴转速的回归方程,优化得出了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喂入压辊转速为400~550 r/min,切碎器主轴转速为600~800 r/min,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较优。优化得出喂入压辊转速496. 17 r/min、切碎器主轴转速为709. 14 r/min时,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为91. 16%。采用平板型滚刀式切碎装置开展鲜喂饲用油菜收获田间试验和饲喂试验表明:收获饲用油菜切碎茎秆长度满足饲用油菜冬春鲜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