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0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林业   1066篇
农学   369篇
基础科学   65篇
  502篇
综合类   2398篇
农作物   235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89篇
园艺   292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Forest management has been usefully defined in terms of production, uti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and the institutional or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by which they are carried out. Both techn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forest management are treated as parts of a single system.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s still has a vital role to play in forest management today. This is because traditional practices are believed to be often favourable toward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It is therefore valuable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to forest management today. Accordingly, a framework, based on ethnobotanical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suggested for different variables relating to traditional knowledge. The discussion is based on ethnobotanical case studies from Yunnan and other provinces of China in which we have been working.  相似文献   
102.
南京老山地区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南京老山地区的野生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南京老山地区分布的较为重要的野生地被植物种质资源共计112种,分属于60科98属。并提出了近期值得推广应用的若干种类。  相似文献   
103.
经过5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澄清了西峡黑烟镇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调查结果发现,保护区内有药用植物154种,用材树种51种,淀粉植物69种,油料植物61种,芳香植物37种,野生果类26种,野生花卉及绿化植物83种,蜜源植物24种,野菜植物65种,纤维植物52种,鞣质类植物50种,染料植物26种,树脂胶类植物16种,有毒植物38种。并根据野生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通过测定紫花苜蓿分别与3种生活型禾草混播草地牧草生产力和生理指标对混播成分和比例的响应,为建植可持续高产的混播草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混播紫花苜蓿和苇状羊茅MDA含量减小,抗逆能力和光合能力增强;建植初期混播草地早熟禾MDA含量大于单播,抗逆生理和光合生理指标在豆禾比为7∶3时小于单播,5∶5和3∶7时大于单播;混播无芒雀麦MDA含量大于单播,抗氧化指标在豆禾比为7∶3时小于单播,5∶5和3∶7时大于单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大于单播,说明紫花苜蓿与苇状羊茅混播时二者生理协同效应较好,建植初期豆禾比为7∶3时紫花苜蓿对草地早熟禾和无芒雀麦有种间竞争胁迫,适当下调紫花苜蓿比例有利于草地早熟禾和无芒雀麦生长。隶属函数评价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与丛生型苇状羊茅3∶7混播时两种牧草生理表现最好,增产率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5.
三尖杉属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板型不连续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三尖杉属植物粗榧、高山三尖杉、篦子三尖杉进行了同工酶实验。结果获得天冬氨酸转酶(AAT)、谷氨酸脱氢酶(G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酯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等5种同工酶的酶谱。酶谱的相似性系数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粗榧和高山三尖杉酶谱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达81.5%,而二者与篦子三尖杉的相似性系数较低,仅为59.3%和50.0%。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深入了解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校园植物资源情况,并利用校园资源丰富《生态学》课程教学,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文献调查、植物志检索结合的方法,对学院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植物相关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出本校的植物名录,并制作植物检索表,且制作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校园植物电子杂志。经调查统计得岀,截至2019年6月31日,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校园现有植物22科37属41种,其中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36种.草本19种,乔木12种,灌木8种,藤本2种。目前,校园植物资源主要是作为园林观赏美化环境使用,在营造校园文化、创建地域特色、完善相关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价值还有待挖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校园植物不仅是作为景观资源来使用,也能与相关学科的教学、植物相关知识的普及联系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紫胶科研的进展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8.
梁野山珍稀植物观赏特性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野山具有数十种国家Ⅰ级、Ⅱ级保护植物及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多数具有观赏价值。在分析这些珍稀植物观赏特性的基础上,对其保护与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一年生植物作为石膏刨花板原料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使用德国及中国建筑石膏和甘蔗渣、竹材、棉秆、麦秸、稻草等一年生植物生产石膏刨花板的适应性,分析了石膏的成分和性能,测定了缓凝剂和植物原料对石膏水化的影响。制板时采用不同的配方和板的密度,以评价一年生植物的使用价值。在所使用的原料中,甘蔗渣是良好的石膏刨花板原料。  相似文献   
110.
乌兰布和地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在国家开发西北地区的大政策下,适合进行农,林,牧业开发,但是限于本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的现状,开发要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防护林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为本地区增选抗性强,生长快,见效快的灌木品种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需要,本试验选取了干旱地区常见的8种沙旱生灌木进行造林实验,选择出最适于该地区生长的灌木品种主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