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3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598篇
林业   595篇
农学   515篇
基础科学   386篇
  755篇
综合类   2311篇
农作物   251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29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对植物光形态建成、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明晰光敏色素A在调控高粱光形态建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比较分析光温敏感程度不同的高粱品种Btx623、Rio、Tx430和LH645的PhyA基因序列和PHYA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利用qRT-PCR明确长短日照条件处理下PhyA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tx623、Rio和Tx430之间PhyA基因序列存在非同义突变,LH645在PhyA基因的第7个外显子上插入了5 bp碱基序列;高粱PhyA蛋白中含有1个PAS-2结构域、1个GAF结构域、1个Phytochrome结构域、2个PAS结构域、1个组氨酸激酶A结构域和1个类似组氨酸激酶的ATP激酶结构;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PhyA蛋白明显聚为2大类,高粱PhyA、谷子PhyA和玉米PhyA1、PhyA2聚为一个亚类,相互间亲缘关系较近,与水稻PhyA同源性相对较远;在短日照(SD)条件下各时期PhyA基因转录水平变化显著,Rio PhyA基因转录水平较Btx623和Tx430变化明显,LH645 PhyA基因转录变化不显著,在长日照(LD)条件下Rio PhyA基因转录水平低于Btx623和Tx430,LH645 PhyA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PhyA受光周期诱导,推测其在高粱光形态建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PhyA基因功能及其在调控高粱光形态建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不同增稠剂对以矿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12.5%丙炔·吡嘧(丙炔噁草酮·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对象,通过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有机膨润土、有机高分子和气相二氧化硅3类增稠剂单独使用及有机膨润土和其他两类增稠剂分别搭配使用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流动特性指数(n)均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除有机膨润土和高分子增稠剂Atlox Rheostrux100组合使用时体系更符合Casson方程外,其余样品均更符合Herschel-Bulkley方程。单独使用时,有机膨润土对保证体系稳定的效果相对较好;Atlox Rheostrux 100和Atlox Rheostrux200两种高分子增稠剂的效果差别较大,其中Atlox Rheostrux 100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分子结构差异造成;两种气相二氧化硅类增稠剂由于不能有效形成氢键,效果较差。将有机膨润土和有机高分子增稠剂组合使用时,体系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其中有机膨润土869和Atlox Rheostrux 100组合使用效果更好,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物理稳定性优异;有机膨润土869和疏水气相二氧化硅R974组合使用时则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研究表明,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表征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新型高分子增稠剂和有机膨润土具有协同作用,将二者合理组合添加能大幅提升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为了动态监测植物生长过程中对红光的吸收,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光频转换接收探头透射法实时监测植物红光吸收的检测方案,该方案属于无损检测,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刺参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刺参的繁殖以及工厂化人工育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渤海湾地区刺参为试验材料,研究渤海湾地区刺参生殖腺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性成熟的有效积温。[结果]渤海湾地区刺参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6.14℃,而有效积温为800.19℃·d。[结论]该研究在渤海湾地区刺参育苗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以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植被冠层孔隙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反演大田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对反演LAI和实测LA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xelsson改进的不规则三角格网加密方法可以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分开,结合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提取出玉米冠层点云;基于孔隙率反演LAI,尼尔逊参数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利用扫描天顶角模拟尼尔逊参数,LAI反演结果接近于真实情况。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精确地反演大田玉米LAI,该研究方法适用于中等高度的农作物,可以扩展到甜菜、甘蔗等其他中等高度农作物。  相似文献   
37.
陈文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42-145
分析了佤族的司岗里文化、猎头风俗以及其他独特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认为长期以来佤族旅游由于交通不便、开发意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使这些资源处于沉睡状态。因此,在旅游需求、通达条件、国家西部大开发深度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主张抓好相关设施建设,做好宣传工作,不仅将大力促进这些地方旅游业发展,还将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38.
补光对兰云杉和红皮云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苗期生长缓慢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补光可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育苗效率.研究不同光源(阳光灯、镝灯、碘钨灯)、不同光照时间对兰云杉和红皮云杉1年生苗苗高、地径、侧枝数、根系、生物量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对2种云杉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光源、不同光...  相似文献   
39.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具有经穴效应和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穴位给药方式是穴位埋植和穴位注射,而常用穴位主要是后海穴、百会穴、肺龠穴.随着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经络穴位给药制剂和经络穴位给药作用机理已成为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0.
As a result of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phosphorus (P) in surface water eutrophicati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soils to release P requires evaluation. The degree of phosphorus saturation, assessed by oxalate extraction (DPSox), has been used as an indicator. However, most laboratories do not include DPSox in routine soil tests because of cost and time.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mmonium acetate extr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DTA (AAEDTA), the standard soil test P (STP) in Wallonia (Southern Belgium), to predict DPSox; we also compared it with the Mehlich 3 extraction. Ninety‐three top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gricultural soils throughout Wallonia. Good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AAEDTA and the Mehlich 3 methods for P, Fe and Al (r = 0.85, 0.77 and 0.86, respectively).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AAEDTA and DPSox.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STP can be used to predict DPSox (r = 0.93) after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Soil test Al was also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P sorption capacity (PSCox) of soils (r = 0.86). Including the clay fraction in regression equations only slightly improved the prediction of PSCox (r = 0.90), while other readily available data (such as pH or organic carb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either DPSox or PSCox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