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9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1篇
  857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壤有机质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采取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10°~12°的黄土坡耕地上每公顷施厩肥30000、45000、75000kg,年径流量比对照区分别减少13.3%、20.5%、34%,年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2.3%、33.7%、35.4%,其减少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第4年各施肥水平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为69.7%、65.0%和140.1%;一种作物在一年中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施肥水平可分别增产26.7%、25.5%和43.3%.在10°左右的坡耕地上,每年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并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黄土落水洞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落水洞,是低凹地带湿陷性黄土长期遭受机械潜蚀和溶蚀作用的结果,它可分为黄土碟、黄土陷穴和黄土井三类。落水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陷穴、黄土井十分发育;黄土塬边及高阶地前缘陷穴、黄土井发育程度较好,粱区落水洞沿冲沟或小支沟呈串珠状分布;黄土丘陵地区峁坟上落水洞以陷穴为主,黄土碟次之,峁间宽缓的掌形地冲沟两侧及沟头陷穴和黄土井较为发育。黄土落水洞在滑坡、泥石流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补给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大规模退耕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快速农村评估法为理论基础,对县南沟和燕沟2条小流域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流域社会经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虽造成当地粮食减产和粮食收入减少,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针对退耕负面效应,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4.
黄土区不同下垫面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野外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用中国科学院长武县王东沟农业生态站不同下垫面径流小区实测土壤含水率及产流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降雨过程中土壤入渗、产流以及雨后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模拟都有很高的精度,可以用于黄土区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模拟。  相似文献   
45.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采用土钻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渭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垂直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抗旱性。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刺槐根系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影响的关键所在 ;土壤种类、结构等对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树种在根系垂直分布特征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刺槐的根系分布最深 ;在一定的土壤干旱范围内 ,苗木可以通过提高根系活力来适应逆境 ,当土壤干旱超过一定的阈值后 ,树木根系将逐步丧失其活力和功能 ,最终导致地上部分的枯死 ;在供试的 4个树种中 ,山杏根系的抗旱性最强 ,其次是侧柏、刺槐和油松。苗木根系活力除了受土壤干旱协迫程度的影响之外 ,还受到干旱持续时间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降至 4 0 %的田间持水量时 ,土壤干旱已经对油松的生长构成了威胁 ,但对山杏、侧柏及刺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6.
从河南省黄土岩土工程特性看土壤侵蚀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境内的黄土由粉细沙粒、粉粒、黏粒组成 ,其中粉粒含量大于 6 0 % ,黏粒含量一般在 17 3%~ 32 .6 %。黄土的岩土工程性质决定了其侵蚀的强弱 ,研究表明新黄土侵蚀最为严重 ,老黄土次之 ,古黄土较弱。介绍了不同时代、不同地貌区黄土的侵蚀特性 ,提出了相应的土壤侵蚀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7.
黄土高原植被对位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 ,既要遵循自然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形部位的小气候分异规律 ,坚持地形小气候条件与植物种生态位条件的相互对位配置。宏观环境的降水总量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和微观环境的风速、相对湿度是影响植物水量平衡 ,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地类灵活采用隔坡软埂水平阶 ,漏斗式、燕尾式、竹节状聚流坑等径流聚集工程 ,均可使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 90 %以上 ,生长量提高 1倍以上。  相似文献   
48.
飞来峡水利枢纽水保工程监测内容和方法设计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后土壤养分、pH和阳离子代换量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和荒坡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基本不随时间变化,而有措施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随时间推移而递增;有措施较无措施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增加,pH向中性变化;阳离子代换量增加。  相似文献   
49.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 4条典型小流域的调查和治理模式的分析评价与系统研究 ,提出了适应于该地区的治理开发模式 ,初步确定了小流域不同单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及其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50.
发展沟道人工湿地 改善基岩产沙区生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开展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出现了一些沟道湿地迹象。发展沟道人工湿地对于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增加生物群落、净化环境和水源等具有重要意义。鉴别和确认湿地的类属有利于湿地的研究、利用、保护和发展。依据我国湿地的定义、界定条件及类型等 ,对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沟道治理形成的湿地进行了确认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