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6篇
  153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EM(有效微生物群)是一种新型复合型微生物制剂,无毒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经用A、B两种饲料以EM发酵处理后喂猪试验结果,增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料肉比明显降低(经EM发酵处理后的A料料肉比由原来的4.87∶1降低到4.28∶1;B料由原来的4.23∶1降低到4.03∶1),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证明,应用EM发酵饲料喂猪,不仅明显降低养猪成本,提高饲料报酬,而且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猪的生长。为加快养猪业的发展,建议我各猪场、养猪专业户大力推广EM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2.
不同肥力水平的红壤、冲积土种植柑桔、龙眼、荔枝、香蕉、枇杷等主要果树后,其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特性有较大差异,并随季节而变化.红壤果园土壤酶活性依次为柑桔园>香蕉园>龙眼园>荔枝园>枇杷园,冲积土果园土壤酶活性依次为柑桔园>龙眼园>香蕉园>荔枝园>枇杷园.两种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均为柑桔园>香蕉园>龙眼园>荔枝园>枇杷园.这种生物特性与土壤肥力的高低呈显著的正相关,它左右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3.
用薄层色谱法(TLC)测定已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野生果蔬罐头,并与常规的微生物镜检测定法、微生物菌种培养法和pH值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TLC测定比常规测定法的结果准确。同时,比微生物菌种培养法快速,在2h内即可测得结果;比pH值测定和微生物镜检测定法简便。  相似文献   
24.
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不同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火烧强度、火后恢复时间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均具有显著(P<0.05)影响;(2)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大,土壤微生物总PLFAs质量摩尔浓度、细菌PLFAs质量摩尔浓度及其相对丰度、真菌PLFAs质量摩尔浓度、放线菌PLFAs质量摩尔浓度、丛枝菌根真菌PLFAs质量摩尔浓度及其相对丰度、细菌和真菌比值均呈减小趋势,而放线菌和真菌PLFAs相对丰度、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比值均呈增大趋势;(3)随着火后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总PLFAs质量摩尔浓度,细菌、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PLFAs质量摩尔浓度在高火烧强度表现出增大的趋势;(4)与对照相比,低火烧强度在部分火后恢复时间内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而中火烧和高火烧强度则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不同火后恢复时间和火烧强度下的土壤养分的变化是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改变的原因之一,研究火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应考虑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筛选出土壤铅污染的敏感微生物及酶学指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该文研究了土壤铅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及土壤脲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添加浓度的提高,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壤脲酶则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土壤脱氢酶活性则在低浓度下上升而随着添加浓度的进一步提高迅速降低,可见,这两种酶对土壤铅毒害反应灵敏,可以作为土壤铅污染评价的指标,而土壤磷酸酶则对铅浓度的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统计规律性,不适宜作为土壤铅污染评价的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26.
聚醚类离子载体N95对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来自于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山羊的瘤胃液,在体外厌氧条件下以干草粉(占75%)和混合精料粉(占25%)为底物进行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离子载体N95,培养液中N95质量浓度分别为0.25、0.50、1.00、2.50和5.00mg·L-1。试验表明:N95对培养液中TVFA(totlevolatilefatyacid)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乙酸与丙酸的比例(从2.705降到1.594)以及培养液中氨氮(NH3-N)的质量浓度(从69.09下降到61.03mg·L-1,N95使培养液中MCP(Microbialcrudeprotein)质量浓度从55.69上升到65.68mg·L-1(P<0.05),而使TDTA(totledehydrogenase)质量浓度从336.5降至150.4μg·L-1(P<0.05)。结果显示了离子载体N95改善了瘤胃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27.
影响烟草特有亚硝胺积累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的基因突变种子和普通种子发芽后嫁接在Wesconsin38烟株上,与温室条件下正常盆栽生长的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和母体Wesconsin38分析比较,试验结果得出:Wesconsin38上嫁接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基因突变种子还原酶活性最高,晾制后烟叶中烟草特有的亚硝胺含量次之;温室盆栽的  相似文献   
28.
采用微生物平皿培养和化学分析法,在鲁西南地区选取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根际、根外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养分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明显高于根外(非根际),表现出明显根际效应;(2)根际环境对三大类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根际、效应。对细菌有明显的正效应,对放线菌和真菌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3)鲁西南地区土壤中仍然生存着数量较多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但各类群在根际根外土壤中的数量排序不同。根际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根外为细菌>放线菌>真菌;(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菜地>麦地>稻田>果园>荒草地;(5)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质也表现出根际效应,且与微生物总数量的根际效应相一致;(6)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大多数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测定了浙江省一些林场内杉木林地杉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指出,杉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中氨化细菌占有较大数量。杉木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都显著地高于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也有同样趋势,但多酚氧化酶则相反。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有关。杉木连栽显著地降低根际微生物数量和脱氢酶、纤维酶活性,但增大了多酚氧化酶活性。这表明降低了生物化学活性。而这又会引起根际养分不足和有毒物质积累,导致连栽杉木较低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30.
揭示了兰州市气挟微生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在1年当中,气挟微生物的3次数量高峰分别出现于2月、5月和8月;在1昼夜内,2次数量高峰分别出现于上午8时及下午22时;在距地面8m和20m高度观察到2次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