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49篇
  免费   2302篇
  国内免费   3672篇
林业   4112篇
农学   2405篇
基础科学   5054篇
  10275篇
综合类   14578篇
农作物   1138篇
水产渔业   2017篇
畜牧兽医   1589篇
园艺   778篇
植物保护   2777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1005篇
  2021年   1124篇
  2020年   1232篇
  2019年   1434篇
  2018年   1002篇
  2017年   1554篇
  2016年   1935篇
  2015年   1499篇
  2014年   1912篇
  2013年   2183篇
  2012年   3189篇
  2011年   3133篇
  2010年   2491篇
  2009年   2379篇
  2008年   2281篇
  2007年   2515篇
  2006年   2150篇
  2005年   1750篇
  2004年   1453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955篇
  2001年   868篇
  2000年   732篇
  1999年   612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Functional brain alterations induced by lindane were examined in Rat chronically exposed to low doses of lindane (1 and 2 μg L−1 in drinking water) from conception. Histolog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at 14 weeks of age. Lindane did not induce histological changes. It did not significantly modify the sleep-wakefulness cycle and EEG did not show major alterations. The spectral EEG analysis, by recording cortical variations in both energy spectrum and energy level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11-15 Hz activity in both groups exposed to lindane. This activity was characterised by spindles well-depicted during slow wave sleep or associated with fast activity during wakefulness and theta activity in paradoxical sleep.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chronic exposure to lindane doses as low as 1 μg L−1 in drinking water could lead to cent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s possibly involving GABA-benzodiazepine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92.
坪用野牛草种质资源搜集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牛草是一种抗逆性强、管理粗放的草坪植物,非常适合我国一些缺水城市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的需要,但也存在绿期较短、颜色较浅、雄株坪用景观不好等缺点.近年来,通过对野牛草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从中选择了大量优良的种质材料,使其坪用缺点逐步改善,并利用有性杂交和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坪用品种.  相似文献   
93.
文化底蕴越是丰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就越高。正是众多文人贤士游剡访古,使浙东剡溪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剡溪山水文化。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要提高山水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必须将山水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本文对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以下设想:再现“唐诗之路”山水旅游美景,并着重于按唐诗及有关文献、传说等增添新景点,沿江、沿山、于水中进行山水、文化全面开发,形成立体式、全景式的剡中山水文化游道;可开发出文化生态、修学、科考、宗教、节庆等剡溪山水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4.
辽西人工林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辽西地区人工林资源状况,明确了这一地区人工林资源的分布和结构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辽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外源甜菜碱对作物的抗旱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小麦浸种、水培、大面积喷施和茄子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对作物的抗旱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浓度为25~50mg/L时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光合作用强度[达7.07~7.57μmol/(s·m~2)]及生物学产量增加;在外源甜菜碱浓度100 mg/L时小麦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达到35.23μg/(g·h),同时小麦抗旱性增强。数学模式寻优结果表明:在外源甜菜碱浓度26.4~68.9mg/L,土壤水分含量12.6%~20.7%时,可获得最佳的茄子生物总量。  相似文献   
96.
旱地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田间试验和对现有径流模型及土壤水分平衡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该模型以日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生长发育及耕作管理措施,模拟不同耕作管理体系下地表径流和田间水分平衡的变化。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特点,主要对径流曲线数字(USDA—Curve Number)法进行了改进,在PERFEC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坡度和降雨强度两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模型较全面地考虑了残茬覆盖、耕作、坡度及降雨强度等多种因素对径流的影响;采用简单实用的Priestley—Taylor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并考虑作物覆盖与残茬覆盖对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影响。通过田间径流试验和根层有效贮水量测定数据的验证,证明了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7.
水稻旱作对其生长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8~1999年,研究了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受水分胁迫后对作物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对水分胁迫时期的敏感性不一,植株高度对抽穗期水分胁迫最敏感;单株绿叶面积和单株地上部干重对幼穗分化后期水分胁迫最敏感;根系干重和根冠比对幼穗分化前期水分胁迫最敏感;幼穗分化后期水分胁迫对经济产量影响程度最大,无效分蘖期水分胁迫对产量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98.
陇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陇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同时又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正处在西安旅游区、成都旅游区和兰州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较佳,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将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游客生态环境意识意义重大。在对其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森林生态游、休闲度假游、避暑消夏游、三国怀古游、长征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出不同尺度、不同主题的若干旅游线路,并针对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9.
宜吉共建黄河壶口瀑布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合作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风景名胜区由于地跨晋陕两省,长期以来以行政为单元进行独立开发的模式制约了景区的发展。本文在认真分析了现行的开发模式和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之后,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00.
陕甘宁老区建立生态特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陕甘宁老区历史上范围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从多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条件 ,揭示了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说明了该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其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该区建立生态特区以促进其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