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6篇
  35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台湾玉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材,研究淹水时间对苦瓜幼苗生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4 d时,玉华苦瓜幼苗的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8 d后,株高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淹水12 d后,株高、叶片数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玉华苦瓜对涝渍胁迫的抵抗能力有限,生理受到伤害,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2.
以海南北运冬瓜为试材,采用4℃冷库对其进行预冷处理,研究不同预冷时间(2、4、6、8 h)对冬瓜果肉温度和质构指标的影响,并对预冷(4℃冷库预冷4 h)及未预冷冬瓜在模拟冷链运输(15℃)过程中的失重率和质构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在4℃冷库的最佳预冷时间为4 h,果温可从23.6℃降至6.5℃;预冷能够有效控制冬瓜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失重,延缓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指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3.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耕地面积有限,苦瓜连作现象严重,根结线虫对苦瓜的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苦瓜的产量和品质。针对海南省苦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发生规律以及栽培特点,总结提出适合海南省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海南苦瓜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4.
黑皮冬瓜LINE逆转座子RT序列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INE逆转座子逆转录酶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黑皮冬瓜"B98K"基因组DNA,获得580 bp左右目的条带。将PCR产物回收、克隆并测序,获得23条逆转酶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长度变异、碱基变化、相似性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序列长度在557~593 bp区间变异,同源比对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39.0%~99.3%,存在高度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缺失突变、移码突变与终止密码子突变,核苷酸序列聚类分析分为4个家族,家族1与家族2分别包含15和5个成员,占总序列数的65.22%和21.74%。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第12位氨基酸残基处存在一保守的苯丙氨酸(Phe),多处位置存在半保守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20.0%~99.5%之间;其中8条序列可能具有转录活性,8条与15条序列分别发生移码与终止密码子突变。与已知物种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冬瓜LINE逆转座子RT序列较保守,且与拟南芥、李、油菜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为后续利用分子标记研究冬瓜种质遗传变异及基因组进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5.
不同育苗方式对苦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营养基质块育苗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苦瓜育苗方式。调查不同方式育苗条件下苦瓜出苗速度、株高、茎粗、节间长、叶数、叶长、叶宽、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生长指标,分析壮苗指数。3种育苗方式中,以营养钵育苗最好,幼苗的茎最粗,为3.02 mm;叶片最大,长、宽分别为5.77 mm和6.23 mm;根系最发达,鲜、干重分别为1.45 g和0.08 g;生长量最大,地上部鲜、干重分别为4.14 g和0.35 g;壮苗指数最高,为0.18。采用营养钵育苗,幼苗生长稳健,株高适中,茎粗,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壮苗指数高,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16.
The decline of virgin fir (Abies firma) forest at Mt. Oyama has been reported. Related field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high acidity fog is linked with its decline. However, cedar (Cryptomeria japonica) in the same area shows no symptoms of decline. For assessing effects of acid fog on membrane-bound calcium (mCa) of the leaf mesophyll cells, 9-year-old seedlings of fir (Abies firma) and 8-year-old seedlings of cedar (Cryptomeria japonica) were exposed twice a week to simulated acid fog (SAF at pH 3 with pH 5 as control) for 2 h per day in a chamber during May–December 2007 (except August). Current and 1-year-old need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eedlings and analyzed at 1-month intervals. For current-year needles of fir, mCa levels in cells exposed to SAF at pH 3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ells exposed to pH 5, especially during September 2007–March 2008. In contrast, it is noteworthy that mCa levels of cedar were maintained as virtually constant irrespective of SAF acidity, indicating that fir is more sensitive to acid fog than is cedar. Based on these results, mCa loss by acid fog might also be caused in the declining virgin fir forest at Mt. Oyama.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多年生大径丝绵木高接换头嫁接北海道黄杨技术,采用蜡封接穗,接穗采用发育枝中段或基段,失水率不超过6.5%,接口用塑料薄膜绑紧,正常年份可使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8.
姜凯  郑文刚  张骞  郭瑞  冯青春 《农机化研究》2012,34(2):76-79,83
根据“贴接法”的嫁接机理,采用旋转切削作业方式,设计了蔬菜嫁接机器人的切削装置,包括接穗切削装置和砧木切削装置,实现接穗苗茎部、砧木苗单子叶和生长点的快速切除.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削气缸转速ω=120r/min、输入空气压力P=490.3 kPa时,接穗和砧木的削成功率均值达93.2%,接穗和砧木的切口长度为5.8 ~7.3mm,切削效果满足嫁接要求.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小冬瓜新品种"黛宝"生长、开花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小冬瓜果实膨大期,采样测量植株生长指标;在果实成熟期,采样测定植株果实性状和产量。[结果]40~80 cm株距对小冬瓜开花节位无显著影响;40 cm株距时,小冬瓜生长势明显弱于其余处理植株;尽管80 cm株距时植株单瓜重和果实纵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是,结合定植株数,栽培密度为60 cm时折合产量最高。40~50 cm株距时,植株化瓜现象严重,成瓜数少,产量低。[结论]畦宽1.5 m(含沟30 cm),双行种植,搭人字架栽培的条件下,小冬瓜秋季露地栽培的适宜株距为60 cm。  相似文献   
120.
冬瓜、葫芦瓜棚下套种竹荪栽培技术模式每667m2产值达4.0万以上,该文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