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230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0篇
  146篇
综合类   1129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离散元法进行颗粒饲料后喷涂、冷却、输送、仓储、饲喂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过程仿真分析时,需要建立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并通过测定休止角来标定离散元参数,用以测定休止角的传统装置与方法,存在样品用量多、测定繁琐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入截面法的休止角测定装置与方法,通过颗粒堆积体截面的轮廓线直接获取休止角,从而进行休止角的模拟与测定。建立与颗粒饲料形态相近的离散元模型,借用GEMM(Generic EDEM material model database)数据库获得离散元模型参数范围。以滑动摩擦因数X1、碰撞恢复系数X2和滚动摩擦因数X3为试验因素,以颗粒饲料堆积休止角Y1为评价指标,按照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3个因素以堆积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以颗粒饲料休止角真实测得值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优化后的标定参数组合:颗粒饲料间滑动摩擦因数为0.41,碰撞恢复系数为0.53,滚动摩擦因数为0.08。以此优化解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预测休止角为29.43°±0.70°,误差为3.1%,休止角仿真和试验在堆积角度和形态上相似度较高。结果表明了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建模与休止角测定试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Summary The rate and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of leaf litter by Julus scandinavius in a Sycamore/ash wood in Cheshire, England,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ratio of surface area of the leaf diet consumed by all individuals of each instar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y wer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area of leaf materials in the faecal pellets. Generally, the rate of fragmentation of leaf litter decreased in the series young instars sexed immature instars mature instars. The total degree of increase in the fragmentation of leaf litter by the population was 72×106.  相似文献   
43.
畜禽粪便堆肥养分释放及其合理施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岩  山本克己 《土壤通报》2003,34(6):521-524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和田间埋设玻璃滤纸包法研究了粉状畜禽粪便堆肥和颗粒堆肥的养分释放。结果表明,粉状堆肥经颗粒化处理后,养分释放速度变缓,适合在生长期较长的农作物上施用。在一个生长季中牛粪、猪粪和鸡粪颗粒堆肥N素释放率分别为30~35%,35%~45%和45~55%,但其中60~80%的N素释放主要集中在施用后的前二个月内。  相似文献   
44.
利用单螺杆挤压机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颗粒饲料的加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找出各影响因素及其间的交互作用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再挤压成形,经分析测试,该方法可明显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有利于动物消化率和采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γ射线辐射对木材构造和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该文在归纳高能射线的种类和高能射线辐射对木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详细地归纳了高能射线 ,特别是γ射线辐射对木材构造和木材化学、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本质上 ,当射线辐射剂量较高时 ,将引起木材细胞壁结晶度降低 ,细胞壁主成分分子链切断 ;当射线辐射剂量较低时 ,可能导致细胞壁主成分产生交联 .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利用γ射线辐射固定木材变定和研究木材变定永久固定机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46.
酶法提高木材渗透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借固体发酵法制备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云杉、臭松和柞木等试材进行酶法处理,可以扩大木材中液体流动的通路,提高其渗透性。详细探讨了酶活性大小、作用时间和各种试材渗透性之间的关系,检验了酶处理材对CCA水溶性防腐剂的吸收量,并以枕木为对象,作了枕木的酶法处理以及吸油量比较。在试验条件下,木材渗透性最高可提高90%以上,对防腐油的吸收量可增加16%以上。  相似文献   
47.
PF预聚物处理固定木材压缩变形的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PF预聚物处理材的晶区大小和相对结晶度,结果表明,PF预聚物的引入没有改变纤维素的结构,解析FTIR光谱图得知,经PF预聚物处理后的压密材酯化羰基(1736cm^-1)峰强度增加,法纤维素异头碳(897cm^-1)峰强度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醚键(1056cm^-1)峰强度减少。说明半纤维素聚木糖经PF预聚物处理后发生改变木材细胞壁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发生交联,形成了新的基团。从ESR和ESCA测试结果可知,由于PF预聚物处理木材的机械自身基(Mechanoraidcal)的浓度明显降低,可以推断出木材自由基与PF预聚物之间发生了化学作用,导致ESR信号绝大部分丧失。ESCA能谱分析表明PF预聚物处理后的压密材,随着PF预聚物浓度的增加,CⅠ态含量逐渐减少,而CⅡ  相似文献   
48.
木材削片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文综述了木材削片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外削片机削片质量、切削功率和振动噪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析;针对我国削片工业的现状,提出了木材削片机今后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9.
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及干缩性变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密度下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和干缩性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和干缩性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管胞长度和木材密度这两个性状在树木个体内不同方向上及个体间的变异趋势,得出了管胞长度在个体高度方向上变异的几种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两个性状在个体内的变异程度大于个体之间并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同时还建立了胸径处两性状值与株加权平均值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讨论了不同年龄,不同林分密度对这两个性状的影响,结果是林分年龄的不同对管胞长度无显著影响,林分密度的不同,在23—24年左右时,对管胞长度有极显著影响。林分年龄和林分密度的不同,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