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2篇
  167篇
综合类   923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456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代谢产物,它直接或间接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提高植物生物学产量和增强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蔗糖代谢中的限速反应,SPS基因在分子水平编码调控SPS。研究SPS基因克隆与表达规律是从分子水平揭示蔗糖代谢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PS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进展,并展望了SPS基因的研究前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揭示玉米种子衰老机理,本研究以“郑单958”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人工老化处理(温度45℃﹑相对湿度100%)后种子活力﹑种胚■产生和积累﹑种胚ATP含量和ATP合成酶活性,并用反转录阻断-双引物扩增法分析种胚及不同器官(盾片﹑胚根和胚芽)ATP合成酶亚基mRNA的完整性。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后,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率下降;种胚生活力降低;种子呼吸强度减弱。种胚■产生速率在老化3d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胚根和胚芽■产生速率和含量显著增加;种胚ATP含量和ATP合成酶活性降低。ATP合成酶ε亚基和γ亚基的mRNA完整性先升高后降低;δ亚基mRNA的完整性没有明显变化;α亚基和β亚基mRNA的完整性则持续降低;胚根和胚芽ATP合成酶亚基mRNA的损伤程度大于盾片。说明在老化过程中胚根和胚芽ROS产生和积累,导致ATP合成酶亚基mRNA不同程度的损伤, ATP合成酶活性降低, ATP含量减少,造成萌发过程种胚供能不足,这可能是导致玉米种子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淮稻5号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稳定遗传的叶片黄化早衰突变体esl-H5(early senescence leaf H5)。该突变体幼苗期表型正常,播种后50 d开始出现下部叶片黄化早衰表型。与野生型相比,esl-H5突变体抽穗期延迟,株高、穗长、穗粒数、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均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受一对隐性基因调控。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显示,该突变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通过MutMap分析发现编码胼胝质合成酶基因Os01g0533000的最后一个外显子内有一个碱基G变成了A,这导致翻译提前终止。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 ESL-H5与拟南芥AtGSL7 (Glucan Synthase-Like 7)同源性最高。糖含量测定表明esl-H5突变体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高,推测ESL-H5功能缺失后影响了光合产物的转运,导致叶片中糖含量显著增高,进而引起叶片衰老。qRT-PCR结果显示, esl-H5突变体中抗病相关基因PR1a、PR1b、PR2、PR4、PR5和PR10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这与突变体的白叶枯病抗性明显提高一致。上述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甜菜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中国糖料》2004,(4):51-5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甜菜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在蔗糖代谢与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3种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氧化鲨烯环化酶(oxidosqualene cyclase,OSC)是甾醇和三萜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未成熟种仁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并鉴定出4个OSC基因,分别命名为CoOSC1/CoCAS、CoOSC2/CobAS、CoOSC3/CoLAS及CoOSC4/CoaAS,CoOSC1和CoOSC2为全长序列。 OSC系统进化树表明,CoOSC1为环阿屯醇合成酶、CoOSC2为β-香树素合成酶、CoOSC3为羊毛甾醇合成酶、CoOSC4为α-香树素合成酶。  相似文献   
996.
<正>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氮素营养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元素,随着大豆产量的提高,对氮素的吸收量也在增加。因此,氮代谢是植物体内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直接影响到植物产量和品质。锰(Manganese)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植物生长中的必需微量元素,是植物结构组成的元素之一。锰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氮、碳和脂类代谢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多种酶的组  相似文献   
997.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针叶树逐步发展形成了由原生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共同组成的防御体系,在抵抗机械损伤、病原菌侵染和植食性昆虫取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诱导性防御又分为结构防御和化学防御。文章分别从针叶树的周皮、韧皮部、木质部等组织结构的变化,萜烯类、酚类等化学防御物质的合成代谢等方面,描述了诱导性防御反应的特点和作用形式,总结了针叶树防御反应分子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8.
为探明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DG)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 SRA01/04)的保护作用,采用MTT法建立高浓度葡萄糖(HG)诱导的HLECs损伤模型,同时观察HLECs细胞形态的变化。用不同浓度(4、8、16、64、32、64、128、256、512μmol/L)TFDG处理HLECs损伤细胞,采用化学比色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HLECs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浓度葡萄糖可以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用于HLECs损伤模型诱导的最佳葡萄糖浓度为50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24 h;与未经处理的模型细胞相比,经浓度为16~64μmol/L TFDG处理的模型细胞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各个浓度的TFDG能极显著降低模型细胞内NOS的活性,极显著减少NO的合成(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表明,TFDG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HLECs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全面搜索和鉴定植物萜类合成酶基因家族的成员,我们重建了植物萜类合成酶的进化历史.研究发现 植物萜类合成酶的进化历史和植物谱系的分歧历史一致.低等植物地钱和苔藓的基因组只编码一个萜类合成酶. 从卷柏开始,萜类合成酶出现了基因重复和功能多样化,通过连续2次基因重复产生了3个萜类合成酶重复基因. 其中2个重复基因的功能发生亚功能化,共同行使原来的功能;而第三个重复基因则发生了新功能化,转变为催化 合成次生代谢萜类化合物,并且进一步分歧产生出萜类合成酶的其它4个亚家族.根据本研究构建的萜类合成酶 进化树,我们推断上述2次基因重复事件发生在卷柏和其它陆地植物分歧之前的祖先植物谱系中.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黄酮醇在紫山药中的合成特点,利用3'-和5'-RACE技术从紫山药中分离到黄酮醇合成酶Da FLS1基因编码序列(Gen Bank登录号:KJ022640)。Da FLS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为1 113 bp,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05 bp,编码334个氨基酸。Da FLS1蛋白质属于水溶性胞质不稳定蛋白质,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结构。保守区域分析结果显示,Da FLS1蛋白质属于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依赖型的加氧酶家族[2OG-Fe(II)Oxygenase superfamily];Da FLS1氨基酸序列与水仙(AFS63900)同源性最近(75%),其次是洋葱(AAT68476,74%),与金鱼草(ABB53382)的同源性仅为66%。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紫山药与其他作物亲缘关系较远。Da FLS1在紫山药幼嫩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并且在紫山药幼叶中的表达有2个高峰期,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即Da FLS1在紫山药中的表达情况符合黄酮醇合成酶基因(FLS)的特征。上述结果说明,得到的基因为紫山药黄酮醇合成酶基因Da FLS1,具有FL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和表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