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494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139篇
  253篇
综合类   1473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796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芳 《中国种业》2004,(12):45-45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是指黑龙江省北部广大高寒山区的第五、第六积温带.第五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 1900℃~ 2100℃,无霜期为 90~ 105d;第六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 1700℃~ 1900℃,无霜期为 80~ 90d.两区气温低日照长,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豆生产,但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极少.应加强适应高寒地区种植的超早熟、丰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82.
东北三省86份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对其与大豆加工适应性有关的物理性状进行分析评价。为东北三省大豆品质育种及选择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大豆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发芽率较高,蒸煮大豆硬度低,浸泡大豆的完整率高,破皮和破瓣率较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原料大豆的完整率高,障碍率低,黄度值较大,浸泡大豆硬度大,石豆率较低;辽宁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为百粒重大,原料大豆的障碍率高,浸泡和蒸煮大豆的硬度较大,浸泡大豆破皮和破瓣率较高,发芽率、黄度值较低。  相似文献   
83.
农业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资源充分与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是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载体,是装备"三农"的战略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分析了农机制造在机械工业、东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了农机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鉴于目前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其今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
农业机械工业的信息化改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战略举措。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高端产品技术转移和外资北上的契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足全而振兴农业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为此,论述了农业机械工业实行信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机械工业行业信息化改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肯定了黑龙汀省农业机械工业在全而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而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推进农业机械工业信息化改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满足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又要实现产业化链条中各部分的经济利益,做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为此,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并在分析东北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6.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此,对现阶段东北地区种植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生产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环境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辨识,这对于东北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浅析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机化发展的过程,充分认识到.农机化的发展必须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才能符合“三农”和市场的需求。当前,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方针,无疑给农机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农业机械在新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将起到推动农业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持续的、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东北平原宝贵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了"东北粮仓"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将危及我国长远的粮食安全.为此,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论述了东北地区各省水土保持与农业生产环境现状,给出了治理的具体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89.
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马铃薯栽培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洋番芋、洋山药等,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也是如今世界上普遍种植的重要作物。早在17世纪我国就开始引入马铃薯栽培,由于其喜冷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贮藏,在我国西南高山地区、东北北部和黄土高原地区普遍栽培,成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2016年开始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则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马铃薯还可粮菜兼用,是淡季供应我国城镇居民的主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90.
本试验旨在通过克隆东北虎γ-干扰素(IFN-γ)基因,研究其分子特征并预测蛋白生物学功能,为后续研究干扰素抗病毒活性做前期准备。通过RT-PCR从ConA诱导过的东北虎血淋巴细胞中扩增东北虎IFN-γ基因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北虎IFN-γ编码区由504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67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9.59 ku,等电点为9.03,所编码的蛋白为碱性亲水性蛋白,其中前23个氨基酸可能为信号肽,IFN-γ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为IFN-γ超家族,且存在跨膜结构,其中1-6位氨基酸为胞内区域,7-28位氨基酸为跨膜区域,29-167位氨基酸为胞外区域;IFN-γ编码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58.08%)和无规则卷曲(33.53%)为主,存在5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分子进化分析显示,东北虎IFN-γ与GenBank上发表的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美洲狮、猎豹、家猫、加拿大猞猁、野猪等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0.4%~99.8%,氨基酸相似性为70.5%~100%,东北虎IFN-γ与非洲狮、金钱豹亲缘关系最近,美洲狮、猎豹、家猫、猞猁次之,野猪最远。通过合成改造后的东北虎IFN-γ基因,构建能表达IFN-γ蛋白的重组质粒pPIC9K-IFN-γ,将其导入高效表达系统-毕赤酵母中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17.8 ku,与预期大小相符,表明东北虎IFN-γ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