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78篇
农学   209篇
基础科学   8篇
  80篇
综合类   1087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367篇
园艺   204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研究18.6;拌·福·乙(18.6;拌种灵·福美双·乙酰甲胺磷)悬浮种衣剂对大型溞、斜生栅列藻和蚯蚓的毒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接触、经口及试验毒性测定.[结果]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水溞48 h - ECs0值为0.168 mg/L,斜生栅列藻72 h - EC50值为9.12 mg/L,对蚯蚓的14 d -LC50值大于101mg/kg干土.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无闪点,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结论]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大型蚤为高毒级,对斜生栅列藻和蚯蚓为低毒级,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危险.  相似文献   
972.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先玉335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用0.05 mmol·L~(-1)的SA水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记作CK)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种胚淀粉酶、氧化损伤水平、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A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和鲜重分别显著提高了5.57%、7.20%、23.76%、15.49%和28.52%。SA处理的玉米种胚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种子萌发第2、第6、第8、第10天比CK提高了28.6%、15.1%、9.6%和16.9%;而超氧阴离子(O_2~)和丙二醛(MDA)含量经SA处理后显著下降。SA处理提高了种胚抗氧化酶的活性,在种子萌发第2、第4、第6和第8天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CK分别提高了36.6%、25.9%、43.6%和46.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种子萌发12 d时比CK提高了9.0%;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4、第6、第8天时比CK分别提高了13.0%、5.7%和17.0%。此外,SA处理还提高了种胚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所述,SA可以通过改善渗透调节能力和加速淀粉转化来缓解低温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为探究SA调控低温胁迫下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机制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973.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根结线虫对内源茉莉酸和水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根结线虫后16 h,黄瓜叶片中的茉莉酸含量急剧上升,上升幅度为对照的8.2倍;水杨酸含量也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并在侵染后24 h达到对照的5.02倍.田间试验表明, 50 mg·L-1茉莉酸甲酯和50 mg·L-1水杨酸混合溶液处理,能有效地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并使黄瓜产量增加27.85%.  相似文献   
974.
研究了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As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番茄幼苗的冷害指数以及与抗冷性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水杨酸和脱落酸喷施番茄后,均可使番茄幼苗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POD活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升高,冷害指数降低。在所有处理中以10mmol/L抗坏血酸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75.
外源水杨酸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胜  刘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48-2850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翡翠2号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用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蒸馏水,24 h后进行40℃4、8 h的高温胁迫,并测定叶片各生理指标。[结果]经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的幼苗,在高温胁迫下,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结论]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西葫芦幼苗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76.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产后第5、8灭分别向左、右乳区灌注等体积的灭菌PBS和10 μg·kg-1CpG-ODN(cytosine-phosphate-guanosine dinucleotides) ,第9天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大肠杆菌(2 × 109CFU·mL-1)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 109CFU·mL-1) 混合菌液3 mL.分别于灌注细菌前0 h,灌注后8、16、24、48和72 h采集乳样,动态监测乳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和髓过氧化物酶(MPO) 的活力及乳铁蛋白含量变化.灌注72 h后处死动物,取乳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灌注细菌后72 h,灌注PBS的乳腺腺泡内仍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但灌注CpG-ODN的乳区已无明显细胞浸润.灌注CpG-ODN侧乳中NAGase、MPO活性均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在24 h达到最大值,乳铁蛋白含量则在16 h达到最高.灌注PBS的侧乳中NAGase、MPO活性随时间变化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但NAGase峰值高于灌注CpG-ODN的一侧,MPO峰值低于灌注CpG-ODN的一侧;乳铁蛋白含量在24 h达到最大,峰值也有所升高.上述结果表明,CpG-ODN可以增强乳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联合感染诱导的山羊实验性乳腺炎的非特异性防御能力,减轻乳腺L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77.
水杨酸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被认为是植物的内源性激素之一,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外源性SA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包括盐胁迫、低温胁迫、高温胁迫、干旱胁迫、重金属胁迫、光氧化胁迫、臭氧胁迫和生物胁迫作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展望。  相似文献   
978.
[目的]研究从烟草中克隆的1个受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的新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m-Ngt)启动子部分缺失片段在烟草中的表达。[方法]以转sm-Ngt5个不同长度的5’端缺失的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植物表达载体的T1代转基因植株为材料,用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处理16h后分别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定量法测定GUS酶活性,分析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sm-Ngt5个不同长度的5’端缺失的启动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在5个不同缺失片段启动子的转基因T1代生长30d的植株中,转-220~0bp片段的GUS染色最少,转-524~0bp及-468~0bp片段的染色最深。在没有MeJA和SA诱导处理时,-524~0bp和-468~0bp2个启动子片段启动的GUS活性最高,远高于-1150~0、-800~0、-220~0bp片段的活性,并且不是由于基因拷贝数而引起的(Southern杂交结果);-800~0bp启动子片段启动的GUS活性受到MeJA和SA双重诱导,-1150~0bp启动子片段启动的GUS活性受到MeJA的诱导。[结论]在sm-Ngt启动子的-524~-220bp存在提高启动子活性调控元件,-1150~-524bp存在抑制启动子活性的序列,并且存在MeJA和SA双重诱导启动子活性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979.
α-淀粉酶活性是衡量小麦穗发芽的一个生理指标,为此提出了对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仅探讨了常用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凝胶扩散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而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从变异系数上看,后者的变异程度较低,其精度较高;从误差来源上看,前者引起误差的因素较后者多;后者较为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80.
不同来源及脱乙酰度壳聚糖对铜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并分别制备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蟹源壳聚糖对铜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虾源壳聚糖,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吸附铜离子的能力明显低于低脱乙酰度壳聚糖,除高脱乙酰度虾源壳聚糖外,其余3种壳聚糖等温吸附规律均符合Langmuir模型,4种壳聚糖等温吸附规律均不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