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23篇
综合类   38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98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伟 《养猪》2004,(6):12-15
此文对于母猪乳腺组织的生理发育及影响母猪乳腺组织发育的激素、营养、遗传、饲养管理等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Bioreactor)是一种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多肽药物、工业酶、疫苗和抗体等蛋白的技术。该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效率是利用以大肠杆菌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100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新技术。本文综述了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3.
乳腺增生症多发于青年奶牛,常有乳房胀痛现象,用手触摸乳房部位还会发现有较硬的肿块,也叫乳腺瘤。这  相似文献   
84.
在动物哺乳周期中,乳腺经历发育、分化和退化的循环过程。动物的妊娠期、哺乳期和退化期与乳腺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乳腺细胞的数量变化决定了哺乳期间的产奶量,退化期的幸存细胞数量可能影响哺乳期的生产力。近来研究表明:乳腺退化期主要通过细胞凋亡途径减少细胞数量。本文对退化期的乳腺凋亡及其调节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奶牛乳腺组织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并传代培养后探究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屠宰场采集健康泌乳奶牛乳腺并采用改进的酶消化法从乳腺中分离得到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第3、第6和第9代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和冻存复苏活力,检测不同代次细胞分泌乳蛋白、乳脂、乳糖的功能及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度较好,细胞生长呈现S型,3个代次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依次为34.87、41.45和65.04 h,冻存复苏活力为88%~93%;在细胞分泌功能方面,诱导培养2 d后均能检测到酪蛋白、甘油三酯和乳糖,且各代次间无显著差异;此外,3个代次的细胞诱导后均能表达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本研究成功培养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证明直到第9代细胞仍然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为体外探究乳腺细胞增殖与分化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6.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3-1947
通过观察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诱导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ovine mammary fibroblast,BMFB)TLR4、NOD2、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BMFB的免疫应答功能。本试验以BMFB为研究对象,分别用100 mg/L lipid A和10 mg/L胞壁酰二肽(MDP)诱导24 h,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TLR4、NOD2、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BMFB可表达TLR4、NOD2、IL-6、IL-8和TNF-αmRNA;与对照组相比,lipid A组TLR4、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胞壁酰二肽(MDP)组NOD2、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BMFB可能通过表达TLR4和NOD2识别PAMP,进而上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畜牧与兽医》2014,(9):11-14
为建立稳定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BMEC),进一步研究乳腺上皮细胞体外蛋白的分泌情况,本试验首先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用胰蛋白酶纯化细胞,并运用SDS-PAGE进行鉴定。采用MTT分析细胞活力,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进行分析,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β-酪蛋白(β-CN)含量。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培养出较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呈明显"S"型,用瑞氏-吉姆萨法染色细胞,细胞核形态多为卵圆形且呈现明显蓝紫色。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可连续多次传代且未出现永生化,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证明细胞活力良好;测定其β-CN含量为3.3 mg/L。  相似文献   
88.
<正>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高产母牛泌乳期或产乳量较高的时期。高产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除乳房病变和乳汁有明显症状外,还多伴有全身性症状。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环境卫生不良、奶牛挤奶人员的卫生消毒不严、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情况下致使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侵染,导致乳房腺体发生乳房炎。乳房炎分为隐型乳房炎、临床型、非临床型乳房炎3种,临床  相似文献   
89.
为阐明DNA甲基化对奶牛乳腺泌乳功能调控的机制,研究了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 Aza dC)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0.1、0.5、1.0、5.0μmol/L的5 Aza dC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处理,用EpiQuikTM DNA methyltransferase assay试剂盒进行甲基转移酶活性检测,采用CASY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SP )技术检测了PPARγ启动子的甲基化特征,qRT PCR法检测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μmol/L的5 Aza dC对奶牛乳腺细胞生长无毒性,处理96 h甲基转移酶活性极显著降低,奶牛乳腺细胞的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降低,PPARγ表达升高。表明5 Aza dC可降低奶牛乳腺细胞中PPARγ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促进PPARγ表达。  相似文献   
90.
2009年夏季,陕西眉县营头镇木器厂老板白拉岐饲养的一只德国纯种牧羊犬来站就诊,犬龄7岁以上,主诉发现犬腹部有一肿块,近期增长变大,影响后肢正常行走。食量减少,临床检查发现体温39℃,心跳120次/min,呼吸35次/min,精神尚可.眼结膜呈粉红色,左腹部前乳区乳腺体积增大,表面溃流出少量浓性分泌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心脏基本正常,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