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2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399篇
林业   792篇
农学   1950篇
基础科学   60篇
  260篇
综合类   4840篇
农作物   534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937篇
园艺   1315篇
植物保护   366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06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激素处理对百合鳞茎打破休眠及促进开花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GA350mg/L CEPA100mg/L KT100mg/L组合处理冷藏的百合鳞茎,能缩短冷藏时间,打破休眠,促进开花;加入丙酮溶剂可以提高激素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打破果树休眠的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结束休眠,萌芽、开花。一般把50%的芽萌动所需要的最少低温(7.2℃以下)累积量,叫做低温需求量,或称需冷量。在热带、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栽培的苹果、梨、葡萄及桃、樱桃、杏、李等多种果树中,常常存在需冷量不足,萌芽、开花不整齐的现象,近年来保护地果树生产发展迅速,打破休眠、弥补低温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介绍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打破休眠的化学物质供大家参考使用。1.氰氨化钙(CaCN2) 俗称石灰氮,在多种果树(葡萄、苹果、桃等)上都有提早萌芽的作用。日本早…  相似文献   
53.
浸种时间对籽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籽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72 h(小时)之间的浸种对籽瓜种子最终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仅对发芽势有一定影响.12 h(小时)的浸种使发芽势增加到最大,72 h(小时)后又有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种子发芽率也有所降低.籽瓜种子经24 h(小时)的浸种可达到饱和吸水状态.  相似文献   
54.
菠菜、落葵、韭菜等一些蔬菜种子采用一般方法较难准确及时检测出发芽率,而采用适当的方法打破休眠,并采用砂床发芽法,能使其发芽率与田间发芽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5.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化学脱叶对桃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化学物质的脱叶效果和打破休眠的效应,结果表明:8%NH4NO3的脱叶效果最好,但对树体有严重药害,综合考虑以8%尿素为优选脱叶试剂;化学脱叶使萌芽提早6~8d,但仅使花期提前2~4d日对叶芽的作用效果显著;化学脱叶明显降低了花芽碳水化合物含量、自然坐果率和花粉生活力,使花期延长,但对完全花比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
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促进种子萌发,改善根系的发育,增强超微弱发光强度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适宜浓度为0.1%和0.05%。  相似文献   
58.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条件下,从稻田直接收集的病粒中的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不能萌发,而取之于仓库中的孢子能萌发。为探明其制约因素,对该病菌进行了光照和浸水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形成后,必须经光照射后,方可进入休眠期;度过5~6个月休眠期的冬孢子,必须浸水48h以上才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冬孢子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冬孢子和完成后熟但尚未复苏的冬孢子即使在光照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即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必须经历后熟、休眠、复苏三个阶段后,在适宜的光照与温湿条件下,方可萌发。光照对其冬孢子具有双重作用,促使后熟进入休眠和刺激萌发。  相似文献   
59.
单氰胺促进保护地葡萄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1年以大棚栽培的乍娜葡萄为试材,扣棚后用1%、3%和5%单氰胶水溶液涂抹休眠的乍娜葡萄芽眼,进行促进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经单氰胺处理的葡萄树提前23天萌芽,开花和成熟期提前8天,单果重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60.
青藏高原东北部酸模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静 《青海草业》2004,13(1):2-5,9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地区蓼科酸模属(Rumex)5种植物种子特征,结果表明发芽温度范围、发芽适温、发芽所需的天数以及发芽率对种子萌发特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